
MindMapper:王伟
(孙易新心智图法儿青讲师)
缘起于2017 年5 月在天津举办的中小学生教学师资精英培训课程,每天吃饭时间成了最放松的时刻。这其中当然离不开吃的话题。每次一聊起吃,总是绘声绘色,口水满天飞,彷佛身临其境,就置身在天府之国──成都。
于是孙老师就说,「请王伟画一张关于四川美食的心智图,让更多人来到成都的当下就成为吃货。」我爽快的答应下来,然而直到真正下笔,才发现不容易,因为这个话题很广,如何才能够凸显我这张心智图的实用性呢?左思右想,修改了很多次,才有了今天这张【吃货在成都】。
中心主题的图像用四个不同衣着的人物,代表四川欢迎四面八方的来客。每个地区的人饮食风俗各有特色,人们都会按照生理习惯进餐,所以我决定用特色、早餐、中餐、晚餐做为主要分类,也就是心智图的第一阶层。
再来每一类后面的第二阶层逻辑是什么呢?我的做法是按照川菜的特色分为:麻辣、辣、不辣,把外地人最常吃、必吃的,包含十大人气小吃(图中以小豆芽图示标注的菜名),分门别类的呈现出来,这样就能帮助每一位看到这张心智图的人快速了解成都美食,然后根据个人喜好去做选择。
无论你是谁,按照这张图的指引逐一吃完后,不仅能满足您的五感享受,同时还能了解这些小吃的起源故事。所以成都绝对是一座您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我爱我的家乡,四川欢迎您!
【孙老师点评】
一张心智图中,已经删除了很多赘字,只写出必要的关键词。但是,重点中还是会有重点,这时就可以在那些关键词旁边加上与文字内容有关联的图像,目的在吸引目光的注意,以及强化对内容的记忆。
王伟画的这张心智图,从中心主题以及主要主题上的几个插图,都能意象鲜明的表达出,她身为四川人,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也乐于分享早、中、晚餐在成都可以享受什么美食。她在分类的优先级上,也充分掌握了心智图法在分类阶层化的原则,亦即越重要的因素放在上位阶。因此,她的考虑先以游客的三餐为主,其次是四川菜的特色,然后是饮食习惯。
依据心智图法的规则,在细节内容中,如果有重要的信息,也是要加上插图。这张心智图的目的在帮助游客旅游成都时,可以轻松挑选、享用美食,而不是中小学生的地理课心智图笔记。所以只要达到按图索骥的功能,不需要记忆心智图的内容,在必吃的美食项目上,标注「小豆芽」图示是可以的。反之,如果是准备考试的心智图笔记,在重点关键词旁边所加的插图,必须跟文字内容可产生关联性,这样才能帮助记忆。
本文摘自孙易新着《心智图法的生活应用》,转贴本文时禁止修改,禁止商业使用,并须注明来自「孙易新心智图法」及附上原文连结。
最新开课信息
【两位国际级教育博士联手教学~儿青教学师资培训班】
★华人心智图法权威-孙易新博士,坚实巩固心智图法核心专业
★世界资优教育专家-王心怡博士,亲自带领儿青课程教学技巧
苏州-9/17~9/26-儿青教学应用师资培训班
【孙易新博士亲授~职场教学师资培训班】
武汉-12/03~12/10-职场教学应用师资培训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