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有必要啃老吗

作者: 剀钦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19-12-08 21:24 被阅读0次
年轻人有必要啃老吗

在《奇葩说》第6季里,关于年轻人是否该啃老的话题,让人感触颇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压力的加大,啃老,逐渐变成了一种常态。

“啃老”一词的书面解释:

指的是已成年、具有社会生存能力的年轻人,还依靠父母或亲戚养活自己。

在不“断奶”的状态下生存,是一种消极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

主要成因:宏观环境上的经济不景气,社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足。

创业条件不理想,创业所需的经济基础、人脉积累要求比较高。

年轻一代所接受的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脱离。

主观原因:

80后、90后独生子女居多,父母的溺爱,娇惯导致他们怕吃苦,对就业要求较高,而心理承受能力却很差。

另外就是住房、购车,攀比等因素产生的压力,对其身心影响较大。

当然,年轻一代 自身的学历知识水平不过硬,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是不少年轻人为了逃避压力,从而选择啃老的重要因素。

在《奇葩说》第6季里,以正方主张的“只要在不影响傍人的情况下,父母和子女都心甘情愿用这种方式彼此成全的“啃老”观点,终于胜岀。

能够因为“主张年轻人啃老”这个观点而胜岀,的确有点奇葩,可辩手们个个都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有时候想想,做为七零后的我们是不是该试着接受这些新观念。

七零后的我们早已为人父母,人到中年,同龄人之间的差距随着时间的证明越发明显起来。

七零后的一代,大都有过裸婚的经历,尤其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岀来的孩子更是早早的就懂事,独立了。

那个时候,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能养活自已就是替父母分忧解难了,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一种孝顺,一种自豪。

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转型,下岗工人,成为七零后最显著的标记。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在经历了时代变迁后,七零后也由起初的困惑,最终走向了两个极端,那就是或穷,或富。

穷或富只是结果,而导致结果的,就是有助力,与不曾得到助力的区别。

那些过得好的,很多都在最艰难的时候,没有被亲人放弃,甚至通过父母或亲人,得到过助力。

而那些通过自身努力,依旧还是过得不好的人,显然是缺乏助力的,甚至有着不被认同的“啃老”经历。

七零后的父母,渐渐步入老年,作为子女都希望能在他们有生之年,好好的去孝顺他们。

混得不好,拿什么去孝顺他们,幸福指数的界定,我想除了精神,更多的还有经济上的支撑。

当初,人微言轻,父母在孩子需要帮助时,选择让孩子过早独立,盲目瞎闯。

而孩子也宁愿选择吃苦,走弯路也不愿放下自尊去寻求帮助。

结局就是,父母当初的不做为成就了孩子的潦倒人生。

孩子不幸福,不快乐,父母又怎能幸福快乐起来。

而啃老这个话题,既是狭义的,又是广义的。

狭义的理解就是依赖,惰性,贪生怕死,好吃懒做,不劳而获,如同废柴的啃老。

广义的理解就是,年轻人工作或者创业之初,因为贫困,拮据,而选择接受父母亲人帮助的方式。

第二种,在我看来,应该是被允许的,一个好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与得失。

相信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景中,为孩子的最初起步尽一份绵薄之力。

孩子们好了,我们也就好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轻人有必要啃老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om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