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作者: 可桐 | 来源:发表于2019-12-14 12:34 被阅读0次

      我们应该怎样养生保健呢?今天阳光明媚,有点像春天的感觉呢,估计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我们处于南方的缘故吧。

      南方的冬天也是艳阳高照、微风习习哦。祖国医学认为,天气由寒转暖,气候冷热变化较大,就容易生病哦。

      因为身体体质太差,免疫力低下,自然就容易生病啦!南方气候多变,乍暖乍寒,如果有寒潮侵袭,气温下降的时候,人体的皮肤就会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御能力就会变弱呢,这个时候就很容易伤风感冒呢,并由此引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疾病。

      不要对这些疾病不以为然哦,还是要趁早做好预防呢,身体健康重于一切,不要等到病怏怏了再来病急乱投医,那个时候就真的晚啦!

      我们要随时注意增减衣服,一旦感冒了就要及时就医,用药越早效果越好。可是当你到了医院,你也不知道那个医生是否靠谱呢?

      如果我们自己也学习并且掌握了一些医学养生保健知识,我们就能够辨别医生说的是否正确了,你赞同吗?

      有病了要吃药,但,是药三分毒,药吃多了也是有毒副作用的。我们要注意饮食调养。

      气候变暖的时候,人也容易上火。上火是什么概念呢?你知道上火的症状吗?小便赤黄、便秘、舌苔发黄。

      有时候要看看自己尿液的颜色呢,如果赤黄,你就要注意啦!如果便秘,体内毒素堆积,整个人的脸色就会很难看,何来气质可言呢?有时候要伸出舌头看看,舌苔发黄有牙印,你就要注意自己的五脏六腑了。

      因为肝火上升,致使肺阴更虚,肺结核等病容易趁虚而入。肝火,肝上火了。肺阴,是和肺阳相对应的。肺结核是一个可怕的疾病,不要不以为然哦,那么该怎么办呢?

      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新鲜蔬菜。用鸭梨煮水喝,可清热润肺。肠胃消化不好的,可以多吃萝卜,以理气、化痰和胃。用桔子皮煮水喝,可化痰止咳。所以,当你咳嗽有痰时,要多吃鸭梨、萝卜和桔子哦!

      气温上升的时候,很容易有困倦之感,早晨不易睡醒,白天则昏昏欲睡。什么原因呢?因为气温回升,人体活动量就会增加,体表的末梢血管就开始舒张,体表的血流量增大,使脑部的供养量显得不足。

      所以,我们要积极做好身体的协调适应工作,每天早起,到空气新鲜的户外进行运动锻炼,如慢跑、做操等等。午后最好睡一个小时左右,给身体充足能量。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派生机勃勃,最利于人体吐故纳新。我们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情,保持恬静愉悦舒畅的精神,避免无谓的烦恼。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哦!

相关文章

  • 灸火燎原自己减红三角新财富革命论坛(三)

    【码上拓A客】 圣人(A客)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不养阳(养长),秋冬无阳藏(阳虚),养阴即养藏,藏什么呢?...

  • 明天冬至了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怎么养阴?慎起居,调情志,节饮食。

  •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从之则生,逆之则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秋季喝茶,首推普洱!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Yang in spring and summer,Yin in autumn and win...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我们应该怎样养生保健呢?今天阳光明媚,有点像春天的感觉呢,估计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我们处于南方的缘故吧。...

  •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的规律提出的四时养生防病的原则。“春夏养阳”就是按照春夏自然界阳气...

  • 立秋之后防暑防燥

    立秋之后,天气由炎热转为寒凉,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正是从养阳逐渐转为养阴的时刻。因此秋季养生,...

  • 人体有阴阳,食物分温凉

    《本草纲目》曰:“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简单来说就是:春夏养阳,长夏养阳,秋冬养阴。 ...

  • 健康快乐养肾

    分享 健康知识】 有句话叫“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不是说春夏补阳气,秋冬养阴气,而是因为春夏时人们喜欢吃寒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uc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