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境界补漏
原文:词以有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人间词话》说的境界,指诗的境界。
这个王国维没明确提出来,大概是高手的通病,以为别人也是高手,觉得这个不说,别人也肯定知道,我是“低手”,就说出来了。
诗的境界狠特别,比的是美,和诗意。
不是打扑克,比大小。
所以,这两段话的正解是:诗,牛到不能再牛,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独绝了,那是因为它们的诗意、它们的美自成境界,而不是因为它们的诗意、它们的美没生成的境界大了,小了。
把诗简单化,以为诗的境界,是像别的地方一样比大小,会变成招人厌的“假大空”,还给人一种自己萌萌哒,十分良好的感觉。
比方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境界很大吧,但放到诗里也一般,不如“当玫瑰凋谢时,花瓣,堆成爱人的床”,不如“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二、李白,为啥这什么牛
原文: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公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

这整整一大段,都是在夸李白的八个字,你说吧,他这随手的八个字,咋就这么牛?
这先得说一个美学知识。
美学认为,美,要么是壮美,要么是优美。
但是,就是有人不走寻常路,优美、壮美兼而有之,比如王羲之的字,比如李白的诗……
王羲之的字,许多练书法的人都这么说,咱不是练书法的,不去管他,但是李白的诗,我们却可以仔细回想一下,什么“烟花三月下扬州”,什么“朝辞白帝彩云间”,在心里缓缓流过,是不是就有一种暖暖的,优美、壮美兼而有之的感觉?
回来看这八个字,牛就牛在,这壮美、优美兼而有之的特质,别的诗人很难做到。
简单讲,别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到他这,只是常规操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