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曾经深信不疑的读书观。但随着时光流淌,古人所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又让我慢慢的走上了边阅读边圈圈画画写写的习惯。感觉在书籍上标划、写感悟也是一种读书解读。近期在拜读从图书馆借《叔本华谈意志》一书时,对袁枚这句话愈来愈感同异样。在阅读过程中,思维随着阅读的逐渐深入,走进了叔本华的思想世界,边读书边思考,虽然读哲学方面的书仅仅是刚刚入门道,写出自我独特见解实不敢当,但写写自己凡言俗语也不失为自我的读书感受。在书籍的空白处写写理解、谈谈感受、做做评价岂不是美哉一事,但由于这不是自己的书,只有把这种思考压抑在内心深处,只能讲读书视为别人思想在自我大脑肆意横行的跑马场,不敢勾划圈注,读到精彩处好几次几欲按捺不住自己的书写圈划的欲望,当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想书写摘抄时,火花已经熄灭,只剩下灰烬一片。思维的跳跃消失的无影无踪,无处寻觅,真是痛苦万分。读书应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才能形成一个电路回路。只读不思考,不动笔写注释,就如只吃不排泄。在读这本书时,由于书籍的非我性,阅读有时由于不能提笔被分解的支离破碎、索然寡味。

“书非买不可读也”,这是我的读书观,我一直坚持的读书原则就是首先要选择优质的书籍,原来我是自己到书店里去淘书,大都满载而归。后来随着读书视野扩大,选择书籍的方式由单一到多元。或依据读书行家推荐,或根据豆瓣读书评分推荐,或通过头条引荐。加之偶有闲钱一二,就不知不觉中鼠标一点,花上几个花花绿绿的大洋,泛着墨香的书籍就被邮寄回家,然后就面目狰狞饥渴难耐地撕开包装纸,随意以自己舒服的姿势读把书捧着美美的读,心里没有一种急需还书的压迫感,感觉拥有了书就拥有了作者的正方世界,就像一位老朋友一样,随时可以聊天把酒言欢。当读到文中精彩处可以勾画、写感受。这时感觉自己和作者是一体。我就是作者,作者就是我,因为我思故我在,我写故我在。

和优于自己的人接触,至少可以从他身上反射出来的光彩中得到荣光。读书也是这样。要选择一些高品味经得起时光检验的好书去购买去品读。所以买书就是在结识一个个德高望重、满腹经纶、眼界开阔的伟人朋友,花别人抽烟喝酒的钱去买这样的大家大作,真是物超所值。叔本华说过:“每当人远航归来,他总有故事可说。”通过阅读诸位领域大家在各自领域的精髓指摘真是一大幸事。

哲人有言:“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读到这句话,我都深受震撼。对于我们而言,生活或许是平凡的,但平凡并不意味着接受平庸。读书,恰恰是克服平庸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阅读不仅给人以知识,更像一艘航船,带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从狭隘驶向开阔。但是人的脑袋不应该成为知识的存储器,而是成为思想和智慧加工厂。要做到这种程度,要想不让自己的大脑成为作者的跑马场,要想让自己的大脑成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读书时请务必拿起笔来吧!
这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读书就是让我们做到高傲而大胆地藐视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