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土中国》摘要

《乡土中国》摘要

作者: 夜莺Christy | 来源:发表于2017-04-25 21:30 被阅读0次

一. 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土“是乡下人的命根,类似于“水土不服”之类的风俗,说明土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相当的地位。乡村里的人口像是附在土上的,很难引起较大的基层人口流动。

中国农民大多聚村而居:小农经营;方便合作利用水利;安全人多;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

乡土社会有地方性的限制,生于斯、死于斯,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二. 文字下乡

乡下人的代名词是“愚”?正如城里人分不清“麦子”还是“谷子”, 乡下人没见过城里的世面,自然会流露出“愚”,这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知识问题。“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文字”是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文字所传的请意是不完全的,这还得和外部条件相配合。在利用文字是,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是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在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乡土社会的本质。但从文字和语言角度去判断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文字知识一种工具,并非唯一工具。

三. 差序格局

乡下人最大的毛病是“私”,这是个群己、人我界限怎么划分的问题。家庭爱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 周围划分一个圈子,范围大小依着中心的实力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算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谁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远愈淡。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是差序格局的譬喻。

四. 维系私人的道德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系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弟。团队道德的缺乏,在公私的冲突里更看得清楚。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有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

相关文章

  • 《乡土中国》摘要

    写于2013年“社会学概论”课堂,方括号内为补充说明。 乡土本色 我们的民族和泥土分不开,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

  • 《乡土中国》摘要

    一. 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土“是乡下人的命根,类似于“水土不服”之类的风俗,说...

  • 周立:“城乡中国”时代的资本下乡

    摘要:当前,我国已由乡土中国时代进入城乡中国时代。进入城乡中国时代,只有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

  •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2018.08.11 社科4号大厦.沈阳梦想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 看完了《乡土中国》,...

  • 《乡土中国》——乡土中国,中国乡土

    中国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生于斯,从他们出身的那一刻,他们的籍贯、血缘、地缘便是你...

  • 读书感悟 17行政1 张佳蓉的171321126 1886800

    现代化遮不住的乡土性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

  • 乡土社会是怎样的社会?《乡土中国》章节摘要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写的一本社会学著作,非常有名,短短百页而意味深长。这里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了一点摘要总结。 ...

  • 《乡土中国》书评

    乡土中国 看完费孝通教授的《乡土中国》感触颇深,费孝通教授作为中国社会学奠基人,所作《乡土中国》则是中国社会学的入...

  • 2019.07.29 听书笔记

    《喜马讲书·乡土中国》 《喜马讲书.耶路撒冷三千年》 《喜马讲书.论美国的民主制度》 《乡土中国》研究中国乡土社会...

  • 费孝通《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如何操作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知识清单+导读设计及试题竞选 《乡土中国》阅读清单 一、整体把握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摘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um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