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是让我落泪最多的一部小说,我每次读这部小说都会落泪。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去一位亲属家拜年,由于我不会喝酒所以很快吃完饭,就离开了饭桌,去旁边的一个小屋休息。他家桌子上正好放着这本小说,我自己待着无事可做,于是又拿起来,想再读一遍。其实这时我已经读过很多遍这部小说了,什么地方会令我落泪,都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因此我以为自己这次不会再落泪。可是没想到,一口气读下去,我仍然泪流满面。我当时真有一丝惶恐,因为我怕有人进来看到我,以为我在刚才饭桌上受了什么委屈。我赶紧把泪水擦掉。但是我把这部小说借了回去。
转眼假期结束,一天我跟自己的对桌的同事说:“你看过《高山下的花环》吗?”他说:“故事情节都熟悉,但是没读过。”我说:“给你一本,你回去读读,哭哭,净化一下心灵。”他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第二天我俩又见面,我问他是否看了,怎么样?他无动于衷地说:“还行吧,挺好的。”看他没表现出丝毫激动,我还有些失望。又过了一天,一早他带着红红的两只眼睛来了。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我昨天一夜没睡,一口气把小说读完了,哭了一夜。早晨起来洗脸又和我妈说了说,我又哭了。”他也看哭了,于是我感觉很有成就感。我俩这一天感叹良多,小说又被放在了桌子上。
过了两天,一个新毕业的男老师来我们办公室办事,看到了这本书。我们都推荐说:“你拿回去看看吧,哭一下,净化心灵。”于是他拿走了。过了几天,他拿着这本书来找我们,一进来就说:“你们知道吗,这书太感人了。那天我拿回去,夜里看,哭得不行了。我在里屋,我爸妈在外屋,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哭声,被我爸妈听见了,他们进来问我怎么了,我说看书呢,写的太感人了。我爸还骂我,太没出息了,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至于吗?第二天我去上班,把书放在家里。晚上回家,我发现这本书在我家外屋的电视柜上放着,我也没太在意,晚上我还在里屋睡觉,就听到我爸、妈在外屋争吵。我妈心脏不太好想早点熄灯睡觉了,但是我爸坚持要看书。后来灯还是关了,但我爸自己打着手电筒继续在被窝里看。半夜突然我妈叫我,说你快点过来吧,你看看你爸怎么了,我起来跑到外屋一看,我爸趴在枕头上,正在抽泣,泪水把枕巾都打湿了一大片。看我走进来,我爸不好意思面对我,于是转身用后背对着我,我看到我爸的两个肩膀在耸动。”
这绝不是故事,这是在我身边真实发生的。为什么这部小说这么令人感动呢?它到底讲述了什么?
这个故事是围绕着沂蒙老区展开的。沂蒙革命老区,今天大致包括现在的山东省临沂市的三区九县: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沂南县、沂水县、郯城县、费县、平邑县、苍山县、莒南县、蒙阴县、临沭县和淄博市沂源县、日照市莒县、济宁市泗水县,区域总面积大约2.7万平方公里,是山东省极其贫困的地区。在这个并不大的区域中,我党曾招兵20万,其中10万英烈血洒疆场,此外还有140万群众参与支前。
十多个山区县,人口稀疏,20万人参军,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沂蒙老区为了我们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所有的男人。妈妈献出了儿子,妻子献出了丈夫,姐姐献出了弟弟,妹妹献出了哥哥……然而革命胜利后,沂蒙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他们依然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但是这些淳朴的人们心无怨恨,在她们的心中也许根本不知道“怨恨”为何物。她们觉得生活也许本来就该是这样。她们灵魂纯净的一沉不染,令人生畏。
然而当战争又一次降临到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再一次需要有人为国家流血牺牲。这种牺牲其实本该不再属于这些已经付出但却没有得到过任何回报的沂蒙山人了。但是她们还是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孩子们,而且仍然是那样的不求回报。
沂蒙山的母亲!不仅用小米和乳汁养育了革命,她们还把自己的亲骨肉一个个交给了民族,交给了国家,交给了战争啊!
在我看来她们这种精神已经近乎“愚昧”,但是正是这种“愚昧”,让任何“聪明”在她们面前都显得幼稚可笑;让任何“自私”在她们面前都显得丑陋不堪;让任何“狭隘”在她们面前都显得无地自容。这种“愚昧”带给我巨大的灵魂冲击,让我每读到她们的故事都泪流满面。
最艰苦的地方,
总有着战士的刚强。
勇士的肩头肩负着多少人心头的敬仰,
谁不知生命可贵,
谁没有幸福渴望。
你默默无闻的足迹写下不朽篇章。
……
她们的“故事”带有一丝难以名状的忧伤,这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在此我真诚地肯请你看看《高山下的花环》吧,让你的灵魂也得到一次洗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