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某娱乐节目中,一个女艺人在逗乐。她模仿小女孩的声音说:“我在养老院和老人一起玩王者荣耀,突然发现老王不见了,原来他在打野的路上中风了(观众哄笑)。等到下一局开始,“全军出击”,我回头一看,队友全部不在啦(观众狂笑)。”看到此处,我愤然关上了视频。风烛残年的老人不应该在年轻人的嘲笑中去世。尊老携幼是传承无数年的中国文明独有的价值观,丢弃它就是失去了中华文明的身份认同。整个中国社会正在踏入老年人为主体的时代,人口这个以前只在人口学家圈子讨论的学术问题演变成影响全社会的大问题。
1、人口数量并不决定一切
任何世界文明的崛起都离不开人。人口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这个世界文明的创造力和活力。人多不一定带来文明的强大,人少也不一定注定灭亡。

印度文明源远流长,印度平原富饶的泥土能够养育大量的人口。当中华文明决定缩减自身人口数量的同时,印度却借助现代农业的发展,鼓励人口的自由繁衍。尼赫鲁和毛伟人对人口问题的共识之一就是“人多力量大”。迄今为止,官方统计印度人口超过13亿,理论上已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但是,印度依然没有进入安理会,无法参与管理全球社会。印度手中有核武器,周边强国却非常鄙视。13亿人口全部加起来生产的产品居然和1.4亿人口的俄罗斯相差无几。经济实力只是个二流国家,军事实力对于中国只是起到骚扰,无法正面对决。软实力就更不值得一提。(图片,印度人乘坐火车)
另一方面,人口少却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国家比比皆是。瑞士,德国等欧洲国家就不说了,连东亚的南韩都能在中日两国的夹缝中左右逢源,向多个世界强国倾销商品和灌输文化影响力。咱中国众多的大妈小妹也深受泡菜文化的毒害,甚至超过美国好莱坞电影鸦片的影响。蒙古人口才三百万的小国,连中国许多二线城市都比不上。这个国家居然也受各大世界强国的巴结,靠出售矿产资源在地球村过着小财主的快乐生活。人家的富裕程度可是远远超过我们的二线城市。人少但人家有钱,咱们人多-无钱。
2.为什么人口结构必须优化
中华文明崛起的征途充满艰难险阻,其中人口是绕不过的大山。大家以为对中国来说,中国人那么多,少生点没什么关系。其实,人多还是人少并不是人口问题的重点。我们需要留意的是人口结构。如果我们把一个国家比作一个人,这个人最健康的时候就是年龄介于青年到中年之间。
人口由孩子,青年/中年,老人组成。这三部分人占人口的比例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口结构。人口学家使用在人口中比例最高的年龄段来做人口的典型性代表。最佳的人口结构是纺锥形,中间大两头小。也就是说,小孩和老人占人口比例小,青年人比例最大。为什么这么搭配才是最优?如果中国是一个家庭,孩子和老人不工作,养家的必须是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一个劳动人口能够负担多少非劳动人口就是我们衡量人口优化的标准。能够负担的非劳动人口越多越好。

人口增长快的国家粮食和住房都不足分配,如果没有殖民地或对外战争,只能借助饥荒等自然灾害上帝之手进行控制。英国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对此有充分论述。我国著名经济学者马寅初也持相同观点,唯一不同的是马提出了计划生育的办法,而不是对外战争。印度就是小孩多的国家,对外进行战争的欲望非常高。老年人比例高的国家的问题则是社会发展停滞,死气沉沉,做什么事情都力不从心。当今世界日本和英国就是高龄老人社会的典型。
人口结构理想的大国目前还没有出现。各大强国都遭遇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不过美国情况目前最好,每年吸收的大量年轻移民给社会带来新的劳动力和创造力。苹果手机的乔布斯是叙利亚移民,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是尼日利亚移民。这些新移民都为美国的强大做出了贡献。除了美国之外,中国、德国、日本、俄罗斯都是依赖本国出生的自然人口支撑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各国人民培养的精英很多都跑去美国发展,本国投入的教育资源白白给美国作了嫁妆。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驱赶年青的外国移民离开美国,如果成功的话,美国也将步入英国人口老化的后尘。
欧洲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办法就是学习美国,加紧吸收外国移民。起初,西欧吸收东欧移民。东欧移民枯竭后,西欧不得不开始吸收非洲和中东移民。非洲的各种动乱如橙色革命,叙利亚战争制造了大量难民。西欧也不得不咬牙吸收一部分作为劳动力。日本和南朝鲜并没有跟随欧洲的脚步,它们顽固坚持自身的种族纯洁,不愿意外来人口分享自己祖先的土地和财产。日本正式进入人口净减少阶段,亡国之日已经可以估算出来。
3. 中国怎么办?
中国有学者提出,中国将是贫穷版的日本。如果我们没有办法解决人口问题,这个可怕的预言就可能成为现实。人口难题难以解决的根源在于社会发展水平。当一个国家是纯粹计划国家,人口问题就不可能存在。纳粹德国因为连年战争,男性人口不足,军队无法招募合适兵源,党卫队就强迫德国妇女怀孕生育。如果纳粹德国能够多支撑20年,也许真的能强制性制造一批新的战争炮灰出来。社会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尊重妇女权利。大多数妇女本身并不希望生育超过一个小孩。分娩和养育小孩是巨大的投资和牺牲。人口结构保持平衡要求每个妇女生育2.2个孩子,这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无法实现。
强制妇女生育2.2个小孩的要求无法实行,我们为什么不学习欧洲人,吸收东南亚甚至非洲人加入中国国籍?不可能!首先国家连二胎才刚刚放行,鼓励生育的政策都迟迟不愿意出台,怎么会进一步开始吸收外国移民?其次,我国还只是不愁温饱,处于小康阶段,吸引的外来移民只能是非洲尼日利亚或越南缅甸等国家的三流劳动力。如果大量吸收这些人,我们的快递和外卖小哥不是全部失业了吗?谁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最后,大批信仰伊斯兰教,使用外国名字语言文化的移民必然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美国移民文化的成功在于欧洲文化的同源,中国文明局限于中国这片土地上,没有同源同种的外国移民可以吸收,当然东南亚的华人除外。
从最近国家的政策变化分析,我国对人口问题可能将采取快速提高生产力,使用机器人替代劳动人口,以及召回留学生归国,转移劳动密集性产业到海外等办法。这些办法效果如何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中国人口必然减少。我们甚至可以预测中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增减的大概数目,这些统计预测的精确性都是有保障的。关键不是人口的减少,而是中国如何安全的软着陆,用最少的代价化解这个人口难题。

上图显示的是2010年我国人口结构分布图。图中显示2017年中国人口年龄分布最大的阶段是45-50岁之间。下一个最大年龄阶段是25-30岁。也就是说,目前我国人群最多的是年富力强的25-45岁。看起来好像很美好,凛冬将至。不到20年,现在人数最多的中年人将退休。后果必然是老年人人数创历史新高,婴儿数量历史新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人工作,却必须养活六个老人。这种可怕的家庭结构将越来越普遍。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人口的质量正在提高。中华文明的人口特征之一是重视下一代的教育。老一代愿意牺牲自己,为下一代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未来中国新的一代将有能力凭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的父母。最近几年中国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生产力的日新月异已经证明过去中国父母在年轻一代的投资有了丰厚的回报。过去我们的父母通过种地养活家人,现在我们已经能够通过生产大飞机和高档手机养活老人和小孩。人口老龄化危机我们肯定能够平安度过。未来的你,能够养活四个以上老人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