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读书
简宝玉的留言区为我们提供的书单

简宝玉的留言区为我们提供的书单

作者: 美心琪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4-26 14:58 被阅读191次

一个人,一本书,一段路,曾经最打动你的那本书你还记得吗?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简宝玉在他的公众号开展了一个有奖留言征集,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在简宝玉的这篇有奖留言活动文章下面的留言区写下你与书之间发生的故事:

可以是你最喜爱的那本书,你的某段阅读历程,你最喜欢的书中的一段话,亦或是你因书结缘的那个人等等,内容不限。

我把目光往留言区一看:有一百多人参加吧,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哪。我随机选了18条留言给大家来看看他们都在读些什么书,又与书之间有着什么的故事发生。

retriever:

说说我和一本书的故事吧。2015年有半年时间我一直泡在上海图书馆,上图边上有一个季风书园,我没事就会去那里翻翻有什么新书,那时翻到一本书叫《神之简史》,让我特别心动,每次去都会翻翻看,却又因为囊中羞涩而无法把它带回家。后来渐渐地我不再去图书馆了,也把那本书给忘了。今年突然有一天想到了我曾经有一本想买却没有买的书,怎么也想不起书名,后来我特地去了一趟季风书园,很幸运,那本书还躺在那里,我把它带回了家。

陈莹:

从大学到研究生读过很多本书,但是每当别人要我谈一谈读过的书时,我脑子里弹出的第一本一定是台湾作家白先勇的《台北人》,第一次知道白先勇是因为我特别喜欢的一个演员胡歌出演了由他的小说《永远的尹雪艳》改编的话剧,后来在图书馆偶然见到《台北人》一书,就读了下去。因为我本人对《红楼梦》也十分喜爱,《台北人》那种强烈的今昔对比、历史与沧桑,情痴与情执都让我对白先勇其人、其书都产生了兴趣。其中的十四个短篇我都反复阅读过,无一不是悲剧,白先勇的确写尽了人间悲剧,生死之谜、英雄落寞、美人迟暮、繁华落尽。有人指责他的写作太消极,他的回答让我看到了一个文学家的个性“其实写作本身便是很积极的一件事,肯提笔去写的作家都不消极、、、每个文学家心里都有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文学跟新闻、社会学不同,就算在一千万人中,只有一个人是不快乐的,还是值得去写那不快乐的人,文学不能以多寡而论。”每个人或许都有过被边缘化的经历,有的是在生活中,有的是在感情里,有的是在社会里,也有在家庭中,哪怕只是一段时间甚至一刹那,我相信都曾感受过孤独、压抑。而这不快乐里生出的不仅仅是多愁的善感,人只有在寂寞时才会生出感慨,才会思考人生,老实说,我不开心的时候更愿意去看一些沉重的东西,激发那些脆弱的神经,读一读人生的无奈,任泪水横流,然后大睡一觉,睁开眼,重新来过。

脱 兔: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小王子》

喜欢这句话,便记住了。每一天会发生什么,我们不能够完全掌控,但是带着一种仪式感去观察感知生活,才有了属于自己创造生活的敬畏感。

张梁钟:

我今年21岁,最爱的那本书是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

我很感谢在这个年纪遇到了《月亮与六便士》,它让我无足轻重的生命多了一份对梦想的坚定,也多了一份对梦想的执着。原来,走向自己,那么艰辛又那么美丽;原来,救赎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一生做减法这么困难。

所幸,查尔斯做到了,而我也终将做到。

宋Cute

《心灵捕手》里说,最让人感动的友谊是我希望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样我感到很幸福。但我希望你过上更好的生活且不虚此行,即使我们分开也没有关系。

Qin(๑• . •๑)

让我很有触动的是毛姆的《刀锋》,书中主人公莱雷的生活是最让我向往的!丢掉尘世中的一切束缚去寻找他认为的生命的本质,这真的很了不起。我们太多人活在既向往某种生活,却又不敢或不舍放下现实中拥有的一切中苦苦挣扎,活得既可怜又可悲!但愿我们能在自己的努力下活得更自由一点!(๑>؂<๑)

怡泉酒坊:

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里边一段话印象特别深刻,飞飞出世,我开始了解了什么叫命运,从同一个子宫出来,出来的一刻就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安安吸允时穷凶极恶,飞飞却慢条斯理,因为是第一个孩子,曾经独占父母的爱和整个世界后又被迫学习分享,安安的人生态度是紧张的,易怒的,敏感的,也因为是老大,她是个成熟有主见的人,带领着小的,而飞飞,既然不曾尝试过独占的滋味,既然一生下来就得和别人分享一切,他遂有个随你给我什么的好脾气,他轻松快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没有老大的包袱,他因此更轻易得到别人的爱,别人大量的爱又是他更轻松,快乐,随意,简单,这就是命运。我家也是两个孩子,看到一段话的那一瞬间,就仿佛看到了我家两个孩子的影子,真的是这样

卫庄

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本书里说:“一个人吃饭,一个坐地铁,一个人回家,一个人生活;有些人离开另一个人就不能生活,而你却做到了一个人精彩的生活”。读这本书时是在大学,那个时候的我处于一段迷茫期,每天一个人过着重复又按部就班的生活,孤独是最大的感受;不能称之为痛苦的的感觉却一直如影随形,挣不开,脱不掉,默默忍受;看不到未来,看不到以后,但却不愿意放弃。那几年很多时候都是在挣扎,看完《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后虽不至于豁然开朗,但也有了懵懵懂懂的认知,自然而然,这本书就成了我床头的常驻物品,在我迷茫时,在我孤独时的最好伙伴。如果你和我一样处在这样的时光里,你可以看一看《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也许你就可以给自己一个救赎。

tournesol

高三那年夏天落榜了,整个世界很压抑烦躁。把自己关在屋里,眼睛盯着白晃晃的天花板发呆,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想听家人朋友的安慰。直到飘忽不定的眼神忽然移到书桌上那本新买的书,本来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而买的书,一个我喜欢很久的作家写的书。既然已经这样了,索性不去想其他的事情,沉浸在书里,暂时忘却现实的种种烦恼。“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让世界是世界,我甘心是我的茧”。《水问》一书,始于《花诰》,终于《化音》,在落花流水间可以感受到简媜丝丝密密织出的茧,也是简媜破茧成蝶的开始。简媜是一个治愈者,她在书中教会我从一草一木中探索美好:像流苏那样坦然接受自己的疼痛而不是暗自神伤自舐伤口,像后羿射下的那九个太阳不甘平庸落入凡间仍然幻化成软枝黄蝉开出落落的花朵,像无意中飞来的小红虫被简媜以黑笔印困住却反而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勇敢地,笃定地,心怀光明地走出了黑暗。

四年,白驹过隙,也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们都说我的外套很暖和,可是啊,我吹过的风,只有我知道。

AuZn

花了一天的时间,关闭了所有的社交工具,泡在一个安静的咖啡馆里看完了《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欧维的性格我表示很喜欢。或许也是有些符合那句俗语,刀子嘴豆腐心吧。后面看到那个叫欧维的男人的尾声的时候,泪崩了。人世间那么美好,欧维很幸运,帕尔瓦娜一家子以及其他的人都很可爱。有时候感觉自己更像是索雅他父亲那样的性格,哦我可没有挚爱的人,但看了这本书又感觉人世间是不白来的,毕竟好人还是居多的。这本书很温暖,令人愉悦又心碎,搞笑之余又让我感动得哭得稀里哗啦,有网友如是说道。强推。

Log

我今年大二,对我而言,大为获益的书还是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是我的初中同学推荐给我的,作者借用少女苏菲的视野描述,构造了一个爱丽丝梦游仙境般的故事,并通过这个故事讲述了哲学史、流派及其基本理论。对普通人而言,枯燥的哲学也显得生动有趣起来,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哲学启蒙书,非常值得一读!很适合对哲学感兴趣的宝宝们

梅珈瑞

短篇小说专题的合集终于要上市了,我不来和大家抢书,只想做个广告,为专题的第一本合集站脚助威。希望没有抽到奖的朋友们,仍然能够去书店购买一本并不昂贵的《世界于它的悲欢》,支持类型文学,支持在简书上认真创作的作者们,短篇小说主编梅珈瑞,在此拜谢各位。

维维笑

印象最深刻的是六小龄童老师的《行者》,和他说的那句:苦练72变,笑对81难。还记得去年夏天他来郑州做签售会,我在洛阳,就提前在书店报名志愿者,还提前在网上买了老师的独家定制的短袖,因为也是想更近的接触到老师,当天坐早班火车赶到郑州,从八点多做志愿者到老师一点多到达书店开始签售,一直在做人形墙,不让读者扰乱环境,期间滴水未进,虽然站的很累,但心却很暖,直到两个多小时后老师签售会结束,我们也并未和老师合影,老师要赶飞机,所以签售结束就走了。好在那天我们的签售结果创了老师签售以来的新高,对于我们所有爱老师的志愿者来说,都是开心的。现在我的那几本签售的书还都在呢,短袖打算夏天就穿起来。

位严律

《百年孤独》这本书是我看得最困难也是最久的一本书,书中每一代人都沿用了同样的名字,这常常让我头痛不已,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是我所看过的最吸引人的一本书,它可以说是一部人类心灵孤独的苦难史。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写道:“就在奥雷良诺·布恩地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间,马贡多这个镜子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作者对于落后和愚昧的态度是彻底否定的,于是安排了一场飓风对旧事物来了一次彻底的清理。

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以荒诞的形式反映现实,不管马贡多发生的一切有多离奇古怪和扑朔迷离,都是取材于马尔克斯对拉美现实的观察和感悟。

或许会有人说它太过荒诞,或许会有人说它的内容太过偏激,但这偏偏是其价值所在,它的荒诞造就了自身浓厚的现实意义,它丰富的想象力更使它成为了文坛上不朽的经典!

落笙

和好朋友在图书馆约了一场阅读马拉松,看完了《活出生命的意义》6个小时安安静静的看书,感触无法用言语形容。以前自己是个很内向自卑的人,然后接触到简书。看到了很多这么多人在每天读书写字,渐渐养成了每天读书写文练字的习惯。通过不断的坚持,现在在同学眼中我依然是个内向的人,但是充满自信,同学经常说我气质和别人不一样。

读书真的能改变气质,希望大家一起坚持。

低吟' 花非花的格调

让我影响最深的应该是《爱的教育》吧,当时第一次看这本书时只是当做一本故事书去看。后来一次无意中这本书成了课标读物,又一次看这本书时已经大一些了,对每一个“爱”的故事影响都非常深刻,有父母的爱,有兄弟的爱,有同学之间的爱,还有老师的爱,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感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合上书,一股冲劲和力量,一股应对万物都无所谓的感觉。

还有比较深的就属龙应台的《目送》了,小的时候看不懂,觉得这本书好无聊,不就是目送各种人去做各种事么,长大后才觉得这种目送真的难得,这种目送代表了分离,可能是短时间的不见面,也可能是永久的离别,再难相见。反正感触颇深,久难平静。

阳光

2009年6月,我在超市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我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我决心把儿子培养优秀!

我带着儿子一起阅读,儿子也想和作者的女儿一样优秀,他开始按照书中说的去做,他坚持阅读了金庸的作品,有了阅读习惯,为他初高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Casablanca

《平凡的世界》吧,大一的时候每天晚上自己静静的看,偶尔会写下自己的感受,感觉自己和孙少平很像,更想自己能和他一样自己去突破成长。之后没过几年都会重新翻阅,不为得到什么,只是喜欢看完后心灵的片刻宁静。最近打算每天早起一小时看看怎么碎片化的看看书,我喜欢这样的独处方式,孤单却不孤独。

END

版权备注:本文留言来自简宝玉公众号留言区,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我的其他文章阅读:

蓉er蓉er的所有文章都在这里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宝玉的留言区为我们提供的书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jv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