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60天的教资航线带班结束了,分享一下我的体验和感受。
1、对会心团体的感受
最后一周教资的学习,我们不再局限于刷书、打卡的模式,而是采用了会心团体的模式,这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链接。作为组织者,我也突破了自己的限制,有了新的收获。
春节前在带关系营的时候,我很抗拒组织群内的语音会议,害怕自己掌控不了局面,担心出现不知道该如何回应的局面,不敢组织团体的语音会议。春节后猎鹰号改革,我进到人文航线,在督导微神的带领下,大量长时间的语音会议,让我不再抗拒。在寒假体验营带小水手的过程中,组织小水手参加语音会议,我很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
这周的两次会心团体,包括上周的两次语音会议,我都积极组织,协调大家积极参与。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大家积极表达自己,分享经验、遇到的困惑,等等,很多热心的伙伴积极回应,给予帮助,我感受到了情感的流淌,很有成就感。我相信,这样的沟通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滋养。
2、对社会角色的感受
船长提到自我的发展就是社会化的过程,深有感触。小时候,我只有女儿这一个角色;上学后,又有了学生的角色;工作后,增加了员工的角色;结婚后,有了妻子、儿媳角色;生了孩子之后,又又了妈妈的角色;在航线上学习,最初是船员的角色,后来又有了班班的角色;等等。每一个角色都有特定的期待、要求,把各个角色扮演好,就是自我成熟的过程。
在角色增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大困惑,从学生转变为员工,再到妻子、儿媳、妈妈,这都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去适应,甚至很抗拒这些新增的角色。昨天静静督导给我们分享了船长对自信的解读,船长说,自信就是融入关系,人的发展一定是在关系中的,又一次开阔了我的认知。在工作后,同事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我都没有很好的融入,甚至抗拒这些关系,我觉得这些关系超出了我的控制范围。时间长了,同事觉得我高冷,老公嫌我不孝顺他妈,对他不体贴,我觉得自己的工作、生活一团糟,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不想动,做一点事就觉得很累,心累。
现在看来,应该是我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愿意跨出舒适区,去体验新的关系、新的角色,对社会化充满恐惧。航线的学习带班,让我感受到了关系的滋养,逐渐走了出来,对于线下的关系也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去积极接纳。
3、对教资带班的感受
教资百日航行,第一阶段我作为船员,虽然是复训,但我积极学习,打了全卡,经常举手参与舱里的活动。第二、三阶段,能来带班我很意外,倍感荣幸。记得去年8、9月份第一季教资招募的时候,我能量状态比较低,续航数据不太好,未能上线,觉得很遗憾。但我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全力以赴跟着船线的节奏,刷书、刷题、打榜。付出了总会有收获,我顺利通过笔试、面试,猎鹰号改革后,教资改成了双班制,我也有了带班的机会。每一步都算数!
这两个月的带班学习,与兆娟班班搭班,让我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又结识了几十位充满生机的灵魂,收获了很多崭新的视角,香香的坚韧,静的睿智,树人的急迫,可清的焦虑,简爱的突破,乐于分享的梅风,一鸣惊人的一壶老酒,荣昊的从容不迫,卡卡锡的严谨,温暖的晴天,努力的冉冉&桐桐,被困在山上的佟,忙碌的玲可儿,一直在坚持的邱泠、Connie敏、方菊、琴之旅、a啦蕾、静静、雪后元美、于兰、惊鸿梦影、老友记、玉米、张琴……
链接产生能量,从这么多伙伴身上学习、吸收能量,我也收获满满。虽然上学时我是学霸,但我并不觉得学习经验可以分享。很多伙伴询问我教资备考方面的事,让我感受到,原来我经历过的都是财富。
这次的教资带班也是我在航线上发展的新高度,非常感谢遇见的每一位。虽然接下来进入了休船阶段,虽然还不知道何时考试,但学习不止,我依然会陪伴大家一直到进考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