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梁武帝萧衍一生崇信佛教,还四次舍身同泰寺,可为何达摩却说他没有功

梁武帝萧衍一生崇信佛教,还四次舍身同泰寺,可为何达摩却说他没有功

作者: 六六经史 | 来源:发表于2019-05-12 16:18 被阅读6次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有纵情生色犬马的、有励精图治的、有驰聘疆场喜好武功的,而以“佛化治国”的以至到佛寺舍身为奴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

梁武帝萧衍一生崇信佛教,他不但奉佛教为国教,广建寺庙,还身体力行坚持素食,早晚礼佛诵经,据说从五十岁后他就禁绝女色,远离妃嫔了。最令人啧啧称奇的则是他不顾皇帝身份,不顾群臣反对,四次舍身同泰寺,最后大臣们不得不用大量的金钱把皇帝从寺庙里赎回来。

显示所有大图

他好佛的事被高僧达摩知道了,就专程去拜访他,梁武帝听说后,极为高兴,立即下令地方护送到南京。见面后一帝一僧开始了一段极为有趣的对话,梁武帝问:“朕即位以来广建寺院,印送抄写了很多佛经,又在全国范围内供养了众多僧尼,我这么做的功德如何啊?”达摩曰:“并无功德,你做的都是徒有行式的小果,如影子跟随身体一般,表面看着有,实际上根本没有。

梁武帝问:“那什么是真功德呢?”达摩曰:“美妙圆融的清净智慧,忘掉自己,达到空寂无我的地步。这样的功德,不是靠世俗的有为来求得的。”武帝又问:“追求的佛法第一真谛是什么?”达摩:“空空荡荡的,哪有什么佛法第一真谛。”梁武帝:“那在朕面前的人是谁?”达摩:“我也不认识。”

梁武帝太执着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以为自己有大功德。怎么能明心见性、解脱生死呢?梁武帝礼佛,看似用心尽心,却依然执着于自我、回报,用这种心思求法,就像是南辕北辙,机械器具越是精良,便离目的地越远。看起来用心虔诚,其实大谬。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梁武帝带有目的性的礼佛就有了功利之心,这便是着相了。其实梁武帝只要把国家治理好,让天下万民丰衣足食就是最好的礼佛了。而他却置百姓于不顾大肆崇信佛教,最后却苦了百姓丢了天下,以至发生“候景之乱”被困台城而活活饿死。

就像现在很多人一样,看重形式,烧香拜佛,光施慈善,以为便是功德;然而自性若是不悟,虽然日日礼拜也是徒劳,更遑论有的人三心二意,又有何功德可言呢?

相关文章

  • 梁武帝萧衍一生崇信佛教,还四次舍身同泰寺,可为何达摩却说他没有功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有纵情生色犬马的、有励精图治的、有驰聘疆场喜好武功的,而以“佛化治国”的以至到佛寺舍身为奴的却只...

  • 梁武帝问达摩祖师五个问题

    达摩祖师回答梁武帝五个问题 ——梁武帝萧衍一生嗜佛, 他不但奉佛教为国教, 广建寺庙;还身体力行, 坚持素食,早晚...

  • 工作就是修行

    怎样才能修功德、得幸福呢? 梁武帝萧衍认为应该是造寺、写经、渡僧。萧衍极力提倡佛教,且身体力行,使南朝佛教在梁武帝...

  • 读书笔记|《资治通鉴启示录》4

    梁武帝萧衍是有名的菩萨皇帝,是历代帝王中和佛教渊源最深的一位皇帝,了解了萧衍的一生,就不难理解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

  • 20200507第八天打卡

    第八天打卡 今日思考: 为何梁武帝建寺供僧而无有功德呢? 背景:梁武帝问达摩:“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

  • 梁武帝为何把自己卖身寺庙

    公元529年,梁武帝萧衍在宫墙之外的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所谓四部,指的是僧、尼、善男、信女。而无遮大会是佛...

  • 从善如流?

    梁武帝萧衍作为东亚佛教传播史上大有作为的人物,深得佛学真谛。他的一生确实行出了「佛陀|的样子,从善如流,...

  • 观纪录片《中国通史》(34)

    梁武帝治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时局动荡,儒学衰落,东晋末期,佛教早已香火鼎盛。 萧衍最初为雍...

  • 历史上唯一练过葵花宝典的皇帝居然是...

    武林史上最强对决居然是—— 梁武帝VS达摩 梁武帝萧衍是中国第一个出家的皇帝 他建立的梁朝处于南北朝时代 刚好又在...

  • 达摩禅师“一苇渡江”的传奇?

    达摩禅师到达中国之后,梁武帝听到他的名声,于是就派人专程迎接达摩到金陵去。梁武帝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一生致力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梁武帝萧衍一生崇信佛教,还四次舍身同泰寺,可为何达摩却说他没有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bc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