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我解释了什么是刻意练习,以及刻意练习按照习惯养成分为:21天、一万小时、复杂匹配等三种类型;完成它需要经过:用时想不起、事后诸葛亮、事中有启发、事前会想起、不思量自难忘等五个阶段,最后,要真的想让刻意练习有用,就两个字:重复。
* 今天,我继续跟据成甲老师的课程,再来具体讲一下刻意练习怎样做的2个方法。
方法1:刻意对标,对标练习。
具体说来,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思维模型,当做日常思考问题的标准,并在具体的生活事件中寻找思维模型可以使用的场景,用起来。混沌大学的研习社就是一个可以让我们用思维模型分析并解构经典商业案例的最佳场所,那是一个无尽的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要想真的锻炼商业的思维模型,来研习社就对了。
方法2:举一反三。
在这里,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那个意思,是同一个思维模型,在三个以上的场景中练习使用。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当时学了某一个思维模型,感觉豁然开朗,很爽,总是发出:原来是这样阿,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真有用。可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很多时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看不到思维模型的作用,为什么?那是因为我们看不到思维模型如何起的作用,背后运作的机制还是没有Get到。再说通俗一点,你的大脑“洗澡”没“洗”好。
* 今天讲的这2个刻意练习的方法,你用到了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