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和同学聊天,正在生病的她向我大倒苦水,身为四年级新班班主任的他,这学期被折腾得身心俱疲。刚接手,就见识到这个班的棘手:班风散漫,学生调皮捣蛋,家长还爱告状、爱举报,上一任班主任就是这么被“气走”的。
班里有个“一号难题”学生,格外顽劣,还极具蛊惑力,经常把班级搞得鸡犬不宁。同学无奈,给他安排特殊座位并报备学校。上周五午托时,状况百出。先是四五个学生趁午托老师不注意,溜到校门口买东西,被抓回来还不知悔改,屡次再犯,其中就有那“一号难题”。与此同时,还有学生私带零食、玩具入校,当天中午又被发现带象棋等,午托老师管不住,只能把同学叫去。
同学气不打一处来,严厉批评了涉事学生,还冲动地将他们的玩具扔进垃圾桶。教育“一号难题”时,那孩子满脸不服,竟骂出脏话“SB”,同学很生气,拉他出座位,对方竟掏出一把小刀,虽未伤人,却把同学吓得不轻。同学叫这些学生跟她去办公室谈话,一转身,“一号难题”愤恨地扯开牛奶倒在地上。事后,同学越想越怕,这孩子劣迹斑斑,去年就曾因讨厌班主任,在班里搞出类似“办葬礼”的恶劣恶作剧。她担忧,自己年轻尚可,要是日后老了,家又在学校附近,遭报复可如何是好?
越想越担心的同学向一心理学朋友求助。朋友分析,同学处理大体没错,就是扔玩具这步欠妥,并宽慰同学,她对学生平时的负责已在他们心里种下“爱”的种子,无需过度担心报复。周一,当着全班面,同学向被扔玩具的学生道了歉。
同学感慨,如今老师难做,学生个性早熟,背后是家长观念、教育方式的参差不齐。有时孩子犯小错,若单从个人角度,大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身为老师,肩负引导全体学生的责任,做事得考虑影响,再小的事也不能随意放过,这也让老师变得越来越“较真”。
我听后,只能劝慰同学,面对不同家庭走出的孩子,妄图彻底改变他们多年形成的三观和处事方式,不切实际,我们能做的,是用自身言行、努力营造的班风,慢慢施加积极影响,不求彻底扭转,但求有所触动。
教育之路,艰难且漫长,唯有用爱与责任,在学生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静候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