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到蟒河景区的旅游公交刚开通不长,我昨天就试着在网上订了个票,主要想体验一下长距离公交,淡季里的蟒河,以及与我同样心情的游客的感受。至于景区,我已去过十几次了,分别在她浓烈的夏与灿烂的秋。
冬天的蟒河,象年老色衰的美女,基本上没了绿,失了红黄,哪些闪亮在背阴坡地与树间的残雪,则加重着她的苍老。
如果不是午后偷跑出来的太阳,如果没有繁忙的走亲访友的车辆,没有回家过年的娃娃们的身影,没有仍透着热气的对联与留着火药味的鞭炮纸屑,我会更加孤独清凉的。
同车的十三位晋城游客,花四十元门票与二十元小交通费,被拉进了景区,亲眼目睹传说中与人抢食的猕猴,与一连串记不住名的瀑布与巍峨屹立的山头。我则信步漫游在由三条沟,两条河,十二个自然庄构成的大村落之间。沿着她粗硬的缺血脉的四肢,没营养的荒杂的头发,回忆着她的青春。
她四个月前,是那么丰满,风流,有韵味,每片瓦,每株草都着了色彩。八个月前,她嫩绿,水灵,开着花,切一下肌肤都能冒出水,大家趋之若骛。
我不止一次见识过她的少年与青春,也不止一次领略过她的成熟的魅力,我这次是专为她的老年而来的,我想看看被冷落的美女是怎样的状况。
她确实老了,不吸引人了,连同龄人都不以为然了,但我从她的眉目间,仍然见到了美的架构,气质里感受到了那份慈祥,骨子里闻出了秀丽的灵魂。
作为本地人,坐在旅游公交上,沿途经过的村庄,几乎耳熟能详。我看到的不光是景点,已扩展到景区,甚至包括景区沿线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坐在视眼开阔的大巴上,游客的眼晴是惊奇的,心情是变换的,感受是全方位的。为什么现在要极力推广全域旅游,经过这一趟,我从外地人的角度,理解了它的意义。
以往那种上车睡觉,停车尿尿,到了景点拍拍照的旅行方式,早已过时了。蟒河之游,既是到那个角落,看山近水戏猴,更是沿途观这个地方的城乡面貌,阅风土人情。
旅行原本就是松驰的散漫的全域性的,自从圈起了点,收开了钱,就把有关的人与物搞紧张了,把美凝滞了。
真正的游者寄情于山水之间,而非混迹于山水之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