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六妹带我们几兄妹回老家河北魏县张二庄体验生活。
一路上淳淳善诱,做足了铺垫:“我们老家的人啊,生活特别简朴。尤其是在吃的上面特别随意,大家一定要多多理解。”
我们七嘴八舌争相客气:“平时家里吃什么就吃什么,千万不要太费心思。”
“体验生活就是要入乡随俗啊!”
“我们是来追溯你的成长经历的。不是来旅游观光的。”
“越真实,越有共鸣,我们就要本真的感受。”
……
话说得热络,心想,自家闺女带着一大群挚爱亲朋回家乡。老父亲老母亲必然会做满满一大桌热络的好菜候着。
我,其实是个单纯的人。
十个大人,五个孩子,分两桌坐着。桌子上三个菜。
三大盆!对!一份荤,一份素,一份饼,分量十足。
好吧,吃货理解了。一定是因为我们来的很突然。加上六妹老家的人弄错了日期的缘故。
然,第二天早上也是三大盆。同款菜式。
中午也是三大盆。有荤有素有饼,一样不落下。
晚上也是。
六妹诚恳告之:老乡们在饮食上都特别简朴。钱都省下来盖了高宅大院。加之这边每家每户都有两三个孩子。所以吃饭都只有一两个菜式。这是几十年来的固有习惯。
第三天中午,村支书和当地的大企业家接待我们。在村里头最好的家庭餐馆吃饭。
菜上了桌。两个蔬菜,一个荤菜。分量都很足。荤菜是卤猪蹄儿,很大一盘。
六妹俯首在耳边说“今天就这几个菜了,在我们村里就是最高规格的接待了。”
我是个很单纯的孩子,明白了未来的两三天都是同样的伙食标准。
小时候就懂得道理是:“出门人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菜吃完了就泡汤!”
一群人热络的寒暄着,相互敬酒。话说猪蹄儿的味道还真不赖。不愧是当地招牌菜,唯独我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左啃一个右啃一块,又啃一块再啃一块。
怀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几块胖猪蹄儿下肚 ,撑得我只得站起来了。面前堆了小山也似一堆骨头。
酒足饭饱踌躇满志之时,惊恐的看见,包房的门推开了。一大条鱼端进来了。一大盘鸡端进来了。大碗红烧肉也端进来了。桌子上很快堆放得满满荡荡。
什么情况?
说好的,我们张二庄最高规格也只吃两三个菜的呢?
我果然是个很单纯的孩子。
困惑了。
那一堆胖猪蹄儿,撑得我一晚上都睡不好。
从张二庄回来,大家都深信不疑,许可是个特别能吃的人。
前几天,二哥,四哥和我一块儿去刨几个深埋在淤泥里的木头根雕。
我们抡着工具各种飞舞。淤泥里的水溅得一头一脸一身。像个泥巴人 ,明晃晃的太阳晒得皮开肉绽,泥土汗水混在一起。
等把根雕生拉活拽往岸上拖的时候。整个身上都被蚊子咬肿了。脚和腿被野草划了很多血横。
狼狈的样子,像电视里面硝烟尘土里浴血奋战的抗日战士。
后来二哥和四哥说:许可还是很能吃苦的。
唯一要声明的是,我不止是一个特别能吃的人。
漏作漏带。多吃多干。
特别能吃的人特别能吃苦。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