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想法读书
《妈妈是永远的老师》的三点思考

《妈妈是永远的老师》的三点思考

作者: 吴琼Cissy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20:01 被阅读79次

​曾经在教育培训工作的时候,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她从五岁开始学英语,我不知道的是她妈妈每天是如何辅导他的,我知道的是这个小女孩在两年之后就可以读一些英文的简易原著了。

小女孩在两年内参加了很多英语比赛,也获得了新希望英语安徽区赛的冠军。大家都想知道这个小女孩是怎么学的。

有一次,在班级的年度汇报比赛当中,我看到这个小女孩在台上讲英语的时候,妈妈在小女孩看不到的地方,和孩子做同样的手势,当孩子每一句英语表达出来的时候,她妈妈也低声唇语说出来。

这个小女孩英语好,她妈妈对她孩子学习所有的内容,真的是全部了解的,细致到每一个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和每一个动作。

看到这里,你有可能会觉得我也不希望孩子去拿一个英语冠军,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陪孩子学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独立的学习能力呢。

今天分享《妈妈是永远的老师》这本书里的三点经验。

作者蔡颖卿是一位生活美学家和教养专家,养育了两个女儿,在台湾先后经营八家餐厅,装修设计三十个空间,出版十七本畅销书,并主理一间教养生活空间。

更有魅力的是,她为了写出这本书,专门给朋友的两个孩子当了一年的保姆,她就是想知道如今环境下的孩子如何来教养。书中关于如何辅导孩子作业的理念和方法,值得借鉴。

第一:从关心孩子功课的内容开始

蔡颖卿观察两个三年级的孩子,同样写一份数学作业。

一个孩子,她妈妈是要求孩子努力至少要尝试,所以,那孩子按照上课教的方法来做,如果发现不会,就会很挫败。

另外一个孩子的妈妈,从小就让老师来负责看管孩子的功课,可是老师照顾的太周到了,就是连作文作业的句子都是写好的,让他抄,抄好了再要求他背,长期下来他的谨慎细心就变的非常胆小,面对问题是用“做过”和“熟不熟悉”来判断自己的会不会。如果更困难一点,他会觉得是别人在为难他,还会默默的流眼泪。

其实这两个小孩,虽然写作业的方法不一样,但是他们做作业的本质却是一样的,就是他们不懂不会。

蔡颖卿认为,最节省时间的教法是应该是从基本的程度,快速检查过一次,找出哪些观念上脑孩子脑中误解了的,或者是一片模糊,在设定方法进行讲解。

孩子的功课不能只是看看签个名,要能够拿起他们的功课,欣赏他们的笔记,了解他们的思路,对孩子来说是看重,对于不能亲自参与照顾的父母来说是机会。

孩子并不讨厌深入的讨论题目,但他们不喜欢成人,拿着题目咄咄逼人,所以我们既要去看重内容,更要注意自己的语气。

二、教孩子更大的改变,是自己。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去请家教。为什么呢?大部分会觉得我教不来,或者是觉得没有时间交。

蔡颖卿在她做保姆的这一年,极力说服母亲从纸上签名到及时在一天忙碌之后,也能关心孩子的作业。

短短几个月,孩子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无一例外。而且妈妈们都看起来更快乐许多,他们从刻意避开的课业关怀体会到一种经验就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困难。

遇到困难,不是满怀爱意的摇旗呐喊,而是挽起衣袖,安下心来喝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在关注解决问题上,妈妈忘了喋喋不休,孩子也会专注眼前问题的进展。

认真的持续的做一件事,终究都是快乐。而人生最需要的力量就是认真和坚持,把书读好,跟在工作上好好表现是一样的,没有耐力解决课业困难的孩子往往在其他工作上,表现出只有三分热情的热度。

我们绝对不能找几个成功例子,推论出不会读书会工作的必然,不论是读书还是工作,能吃苦的人都是比较出色的。

所以在辅导孩子功课的态度上,我们需要先检讨自己的态度,了解孩子学习的内容才可以,才能进入踏实的关怀。

三、教孩子判断力

我们通常最在乎的就是分数。如果孩子考得高,就觉得孩子是有进步的。分数就是我们脸上的晴雨表。而我们也很难做到从58分的成绩里,和颜悦色的耐心指导。

蔡颖卿告诉我们要教孩子看到分数背后的三种意义,了解、勤奋和答题时的态度。

分数不理想,有时是不懂,有时是缺少功夫,有时是临场的表现问题,因为这样有些分数,即使是在正确度上拿到了一百分,但也不算好,有些分数即使没有拿到,本来的那几分,也不用刻意争回,借这分数让孩子知道我们对学习的看法。

比如说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拿着鬼画符一般的一百分,我们不要因为他考一百分就不跟他讨论好好写试卷的意义,因为孩子会面临越来越难的考试内容,好好写考卷的习惯,是一种帮助自己专注的方法。

所以我们要从分数让孩子去明白自己身上的问题,让孩子自己学会去判断。

关心孩子的功课,与其说是为了孩子的能力提升,还不如说是当妈妈的一种需要,当妈妈没有办法凭空关心孩子的成长,我们需要有真正的内容来寄托自己那份随着日月还增长的爱意。

张大千曾经在一首短诗里这样说:“菜根切莫多有主,留点青灯课子书。”与你共勉。

相关文章

  • 《妈妈是永远的老师》的三点思考

    ​曾经在教育培训工作的时候,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她从五岁开始学英语,我不知道的是她妈妈每天是如何辅导他的,我知道的...

  • 读《妈妈是永远的老师》有感

    读这本书时,能感受到台湾人的娓娓道来的静和稳。没有落地的实际方法,但是又仿佛解决了很多育儿思考上的问题。 孩子真正...

  • 课堂是生命的斟酌与回眸(连中国)20171201

    信息技术永远代替不了教学的全部! 三点思考:

  • 《妈妈是永远的老师》之辑二

    【保姆】要爱不能宠,要教不能纵 1、教育是家庭最重要的经济计划,要珍惜教导的成本 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生命有其经...

  • 《妈妈是永远的老师》之辑三

    【子师】 一、共教、共学、共做 教孩子,最大的改变是自己 施教者要“为了教育的好处”而彼此学习,而方法是“教、学、...

  • 《妈妈是永远的老师》day5

    养育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美感,那份美感任何人都会称它为“爱”。为人父母,没有人生来就会,那是一份沉重且温暖的责任。 0...

  • 《妈妈是永远的老师》之概论、辑一

    【主题概论】 一、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 1、育儿先育己 教养孩子一点都不难,父母不用怕,它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以身作则...

  • 做好孩子的引领者

    这几天在看《妈妈是永远的老师》,里面的很多观点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01 妈妈无须十全十美,但须尽心尽力 不知道作为...

  • 妈妈永远是最好的妈妈

    图/文:艾小珍 今天想和大家说说关于母亲对我们的爱。 细微之处见真情~~~~~~~~比心 从小就是生活在一个不怎么...

  • 宝贝是妈妈的老师

    我的宝贝佳佳,今年四周,有一双会“说话大眼睛”,能说会道的嘴巴,孩子的一言一行处处值得我学习。 一片树叶。当座位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妈妈是永远的老师》的三点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eh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