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这个程序化是在学网课上,老师是讲NLP的。其中有讲到程序化,是一个提升效率很高的方法,用的案例就是做菜大厨。
大厨在饭店是稀缺资源,店里的招牌菜也是出自他的手,但每天能做的数量都有限,而且大厨哪天不上班,就没人做出招牌菜了。后来小店生意越来越好,大厨也越来越累,根本没时间去研究新菜,最后辞职。小店生意越来越差,后来避免不了关店的结果。
另外一个饭店老板,听说大厨辞职后,花重金聘用了他。当然不是让他继续炒菜,而是让他做出炒菜的流程让店里的厨师照着炒,,炒出来的菜品,只要做到七八成就可以了。其它时间让大厨去研究新的菜,这样小店可以不断出新菜,最后越做越好。
那流程也就是程序化,有具体明确步骤,任何人照着练习,最后都能做到。
当时老师分享了一个还原魔方的教程,就是按照流程化分解的。跟着做了几遍,就学会了,接着就是熟练度的问题了。每天练了一两个小时,练了三四天,能做到两分钟内还原。
虽然尝到了流程化的甜头,但没有把这个方法继续用下去。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觉得不会用,不知道用在哪里,很多东西需要去拆解流程,有些需要自己去编流程,而且需要不断去优化升级。就跟手机里的微信一样,经常用就需要优化升级。
简单的流程还是很好做的,比如轩辕分舵活动现场的验票环节,总是有新来的小伙伴不知道怎么验票,就需要重复说一遍,其它会员说一遍。后来就做了个验票流程,做的过程很简单,把重要的几步截图,然后用做图软件标出顺序就可以了。后来知道其它会员说的验票流程更简单,就做了个更简单的流程。验票的时候,往群里一发就可以了。
这个方法很多地方都用到,比如会员做的活动地点流程,方便参加活动的小伙伴找到场地。
当然做过轮值主席,对整个活动流程都有所了解,也有现成的流程,按照一步一步操作就可以了。
经常用得的地方,做流程是有必要的,绝对可以提高效率。比如现在参加的写作活动,流程就很简单,当天或提前把内容写好,按时提交投稿,投稿后检查是否成功。
不然可能当天太忙,根本没时间写作,或写好了忘记投稿。
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有流程了,最起码想下要写什么内容,然后什么时候去写,写好后检查是否有错字什么的。
如果要用娘娘写作课的方法,来写作的话,就多个步骤,把她这个方法当作流程去写。
标题怎么写,简介怎么写,开头、中间、结尾,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怎么写,这个流程进行就可以了,练的多了能力就上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