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剽悍晨读的文章稻盛和夫:这三种人,很难成事,受到了一些启发。这三种难成事的人是:聪明人、普通人和软弱的人。因为这三种人身上都有固有的弱点,让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
聪明人(善于知,懒于行)
这与我们通常的认知相违背。我们一般都认为聪明人更能成大器。但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知道和做到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有些聪明人知道的多,实践的少。稻盛和夫老先生说,
在“知”和“会”之间有一条鸿沟,只有靠现场的经验才能填补。而聪明人善于知,不愿花时间做到会。
我们要避免成为懒惰的聪明人,将学到的知识多运用才能真正地学会。而且在现代社会,人与人智商的差距越来越小,仅仅做个聪明人是很难成事的。
普通人(善于“重复”,不善于“迭代”)
普通人虽然很努力,但却一直在简单地重复,而不是升级迭代。
重复和迭代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耐力,后者强调反思和复盘。平凡的人要想变得非凡,就必须重视每日的积累。
这里其实有两层意思,一层是重视每天的学习和实践,另一层是重视复盘和调整。在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中,他特别强调了复盘的重要性。而且,反思日记记得非常详细。长此以往,进步是惊人的。
这几年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迭代的重要性了。自从跟随清晨朗读会朗读英语以来,我的英语水平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虽然也时常中断,但每天积累的力量确实是惊人的。当我们把每天读英语,变成每天健身,每天写作,时间的复利作用终会显现。当我们把一项艰巨的任务拆分成每天完成的任务,踏踏实实地去完成,似乎也没那么难了。这也许是我们普通人变得不太普通的唯一路径。
逃避者(善于逃避,而不是接纳苦难)
逃避者主动地避开苦难,或向别人求助,或绕道而行。细想以前的我,就是个逃避者。避开困难时,心存侥幸,但欠下的债终究是要还的。稻盛和夫老先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他克服了这些困难才走到了今天。也许正是这些苦难磨练了他,成就了他。
虽然普通人无法像老先生这样伟大,但面对困难的勇气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当我们主动迎战时,困难也不过尔尔。话说回来,接纳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习正念的思想,接纳我们的负面情绪和想法,接纳苦难,更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这三种人犯的错给我们以警示,要想做个成事的人,就要避免成为这三种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