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和谐、愉快、整洁、有序、完好的家庭氛围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有利途径。 家庭氛围是由家庭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综合形成的,其中主观因素起主导作用。
它包括家长的文化素养、行为习惯、生活态度、思想境界以及性格气质等。主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形成有共振性和弥散性的家庭氛围,将会对家庭中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孩子产生无形的影响,使其产生某种心理评价,形成某种心理状……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随性玩耍的时间。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认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随性玩耍的时间。
2、教导孩子关心别人,即使很小的孩子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3、鼓励孩子多运动,运动让孩子喜欢自己,并从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笑口常开开怀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5、有创意的赞美,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6、确保孩子吃得健康,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没事和孩子一起看看书、分享个小笑话是我们家里的必修课,抽时间和孩子的爸爸经常带她出去走走,不一定非要去看大山大河,回老家看看整日里辛苦劳作的爷爷奶奶,去田野里弯腰抚摸绿色的麦苗,也能让她更深刻的理解身边的一切都来之不易,孩子会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家庭真正的和睦才会让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请隐藏下暴露在外的锋芒,抽些时间多多陪伴,让爱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我相信,有爱相伴的孩子会更出色!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我们对未来的寄托和希望,育儿路漫漫,还望和更多的父母携手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