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流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一定有过一些特定体验,也许是你在和朋友玩电子游戏,也许是在做作业解决一道难题,也许是打篮球踢足球,在体验中,你会忘记时间的流逝。当体验解释时,你才发现,时间居然过去了这么久时间。所以这种体验往往被人称之为:忘我的体验。这种体验,也被称之为心流。
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是心流理论的奠基人。这位来自克罗地亚的老头在1990年出版的《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详细的阐述了他的研究团队在分析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感觉形成的原因。在做了大量的访谈,他将人们进入心流时的状态描述为:
你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在为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连自身也都因此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发生、发展。你觉得自己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
如何获得心流
通常情况下,如果你所做的事情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你将更有可能有概率进入心流状态。
- 所做的事情有着清晰的目标
- 即时的反馈
- 挑战难度和能力的匹配
这里拿做菜来做个比喻。假设今天你的家里来了客人。作为主人,你计划做一桌菜。这个时候你会怎么计划?
首先肯定要确认,家里会来几个人,如果是2个人,那至少要三菜一汤。还要荤素搭配。荤菜是什么,素菜是什么?我要去买食材,去哪里买,目标就是要把这三菜一汤做出来,而且做的好吃。这就叫做有清晰的目标,这个时候,你会非常聚焦在自己的任务上。
因为目标是作一道好菜,所以在做的过程中,你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放糖,什么时候放盐。过程中为了确认味道合适,你会主动尝一下菜的口感。如果淡了,就及时加盐。这就是即时的反馈。
在做菜的过程中,若你平时就只是把饭做熟的水平,就不要上来就挑战红烧、或者油炸这种高难度做菜方式,尽量选择清炒、炖、蒸的方法。因为如果你没有经验,很容易做出一锅黑乎乎的不明物体,让你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从而丧失了感受做饭乐趣的能力。
这里甩一张经典秘籍来说明一下为何挑战难度与能力匹配是如此的重要。

横轴是能力,纵轴是挑战。我们依然拿做菜举例子。
当你都会做基本炒菜了(技能中等),让你煮个鸡蛋(挑战低),你一定会觉得无聊。当你只会做西红柿炒蛋时(技能低),要你做佛跳墙(挑战高)时,你大概率情况下会陷入焦虑,选择摔炒勺。只有当你技能和能力匹配时,你会做家常菜,恰巧今天家里人聚会,就是吃家常菜,你就会有一种露一手的感觉,就会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这张图也很好的解释了我们如何根据反馈调整自己,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
当你做一件事情特别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你可以尝试低难度的办法,比方说分割任务到自己可以完成的步骤,让自己现在的能力可以和做的事情匹配
当你觉得做一件事情特别无聊时,尝试给自己增加难度和挑战。
如果你记不住我上面说的那么多的东西,只要记住我上面说的这两句话就好。这里面藏着能你主动掌握幸福的秘籍。
如果你熟悉了心流的理论,你会发现,它和刻意联系里强调的“必要难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只有通过必要难度,你所从事的练习才能与你当前掌握的技能对应匹配,你才能拜托无聊与焦虑的情绪,将注意力集中在你所做的事情上,更有可能进入心流体验,提升自己学习的效率与效果。
小结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感谢你花了宝贵的注意力阅读我的分享,愿你阅读后对什么是学习有自己新的观点。如果你也和我一样的体悟,求交流,求斧正,帮我输送些“内力”,让我去芜存菁,早日成为绝世高手。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