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王会龙
来源微信公众号《梳子铺人》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鹿鸣塘村的地标,毫无疑问当数村中央、蒋家祠堂前的两棵古柏了。
这两棵古柏高二十余米,小枝斜上伸展,鳞叶为圆柱形,树冠浓密秀丽,覆盖一亩多地。树身粗壮,三、四个孩子合抱不拢。裸露在地面的树根,粗的象蟒蛇,细的象鹰爪。听年长者讲,树龄在五百年以上。
这两棵古柏远近闻名,给生人指路,一般都以其为指路标,看到了古柏就快到鹿鸣塘村了。鹿鸣塘人为有这两棵古柏而自豪。

后来蒋家祠堂原有陈设被搬出,做了村里小学的教室和教师宿舍。小学五年,我在这里度过了近三年。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就在树下嬉戏打闹,围着树干丢手绢、捉“小鸡”、打纸板等,天真活泼,好不惬意。

1968年后,因破四旧立四新,祠堂被拆除,在祠堂左侧面新建了一栋青石红砖房作小学用房。在拆旧建新中,庆幸的是两棵古柏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不知何故,两棵古柏没了。我想,无论何种原因,这两棵古柏的消失,不能不说都是一件令人十分痛心的事情。
城市一般以最高建筑物或特色建筑物为地标,而乡村一般以古树名木为地标,因为树的寿命长而可绵延久远。也有以古井为地标的,但它毕竟处于正负零,视觉不到,不受人们青睐。

近段时间来,因翻修老家的旧屋,回家的次数多了一些。最近一次在路过赶塘顾家时碰见了一位老同学,下车寒喧,偶往东望,远处一棵红黄色枫树树冠跃入眼帘,再仔细一望,啊!这不就是本村歇凉坪王家村前的那棵枫树吗,没想到如此打眼。
这棵枫树,在我1976年离村时,树径就有中碗碗口粗,而今快成合抱之木了,树龄在七十年左右,近二十米高,平冠十余米。枫树是有名的观赏树种,枝条横展,树姿优美,历代文人墨客对枫树青睐有加,描写秋景中枫叶的诗文屡见不鲜,经典名句如: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为村前有这样一棵枫树而感到欣慰。

看一个村庄有没有历史文化底蕴,古树名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标志。“百年树木,十年树人”,好好保护家乡的古树名木吧。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歇凉坪王家村前的这棵枫树一定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标!
2018年11月底于零陵太谷酒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