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笔下
绝美的诗词
初见惊艳
再见倾心
那是一种美
一种从千年前穿越过来的浪漫
有人说
这个时代诗词无用,诗意荡然无存
曾经“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如今跟随导游在景点拍照留念
曾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如今拿着手机就看不到身旁的风景
不然
诗意从没有消失
只是在我们心中
等待着某一天某一刻被唤醒
惊艳千年的美
都藏在古诗词里
读一下便口齿噙香
有没有一首诗
写的就是,你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辞》
初见,惊艳
蓦然回首
却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时光再美,怎如初见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这大概就是陪伴的意义吧
你离开,晴天也是雨
你若在,日日是好天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是,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韶华流逝,物是人非
亦伤感,亦彷徨
万里归来颜俞少,
微笑,
笑时犹带岭梅香。
苏轼《定风波·南海归曾王定国侍人寓娘》
愿你走出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我要你在我身旁
我要你为我梳妆
这就是最寻常最安心的爱情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只此一生
世有千般爱,此心向一人
世间最豪迈的心声和志向
都藏在中国古诗词里
或忧国忧民,或悲欢离合
或百味杂陈,或壮志豪情
总有一句,曾振奋你的心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恰逢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道。
指点江山,激扬文学,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少年侠气,结交五都雄。
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
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世间最婉转的柔情与细腻
都藏在中国古诗词里
寸寸柔肠,脉脉温情
初读便引人热泪盈眶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白头。
白居易《梦微之》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时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中国的诗词犹如一粒种子
它甚至就在人们的名字中发芽
生生不息
屠呦呦,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觉得怪怪的,想笑。直到后来知道原来是取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就觉得很美好。
曾经听到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叫潘一弦,潘一柱,他们的妈妈在生他们的时候难产去世了,妈妈叫周华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大概是对心爱的人最深切的思念了。
在这个“诗词无用”的年代,
我们为何要读它?
93岁的叶嘉莹是这样回答的:“诗词,让我们的心灵不死!”这位93岁的老人,用了一生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在我看来,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也就正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
“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身处贫困卑贱之中,安分守己,不为外物所动;独处时有诗为伴,陶渊明、杜甫、苏东坡、辛弃疾,都在你的眼前……
93岁的叶嘉莹站在了《朗读者》的舞台将她的诗词人生缓缓道来。
你,被中国的诗词戳中
那字句,那意境
是与古人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