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这个名词可能很多新手妈妈没听过或者没见过,在育儿的道路上难免会有很多未知的事情,有些危险我们没办法完全掌控,但是可以预防,比如多看看别人的分享,多听听父母的话。国家教育只负责孩子的学业教育,却没有系统培训过新手爸妈如何照顾孩子,都是一代人教一代人居多,谁知道老一辈的经验靠不靠谱,自己得学会分辨。这一次不得不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些经验还是老一辈经历多比较懂。
育儿这个点上我与家婆没有矛盾的空间,因为不住在一起,孩子想怎么带都是我自己说了算,但是经常跟妈妈有分歧。妈妈曾经提醒过我小心鹅口疮,我一直没放在心上。虽然平时奶瓶都有偶尔消消毒,喂奶前后还会搽干净乳头,除了入口的别的东西都是粗生粗养,让她不要太娇贵,但是由于四个多月以来,甜甜一次病都没生过,导致我跟宝爸都掉以轻心了,喂奶也懒得再擦干净乳头,直接拉起衣服就喂,奶瓶也只是开水偶尔烫一下。更加不可控的是孩子吃手,到了孩子的口腔期敏感期,不能阻止她吃手,也没有办法时时刻刻去给她搽手,每天就是吃手狂魔,指甲两三天左右剪一次,都还是未能幸免得了鹅口疮。
我是怎么发现鹅口疮的呢,有天在外面带娃赚钱忙到晚上十一点多回来,还没有洗澡娃饿了直哭,就直接喂了。晚上喂完奶粉的时候,孩子嘴巴都是一些白色的沉淀物,我以为是奶粉的一些渣渣,以往每次喝完奶粉都会有点儿白色在上面的,搽的干净,所以当晚没有留意。到第二天早上喂完奶还是有白色的东西在嘴唇,妈妈中午来看到了就说娃嘴巴不干净,用东西擦一下,结果擦不掉,一看嘴巴两边内口腔长了好几个大白泡,可能是鹅口疮,以前我和我爸小时候都得过,所以妈妈知道,立刻带去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以后开了药,希望甜甜快点好起来,成人得个口腔溃疡都痛的要死,何况是小孩,真的是很乖了,她也没有怎么大哭大闹,就是跟平时一样吃喝睡,偶尔看起来有点烦躁,感觉更黏人要抱着走动,吃奶不太有耐心。医生说要注意卫生,奶嘴要消毒,奶头要保持干净。有了鹅口疮的宝宝常表现为嘴巴里有很多像奶斑一样的东西粘在口腔壁上,与新生儿吃奶留下的奶很难区别。如果用棉签能擦掉则为奶斑,擦不掉则为鹅口疮了。不严重时宝宝无特殊不适,随着病情加重,宝宝可表现出烦躁不安,进食减少,且因进食时疼痛而拒食。严重的可扩散到咽喉,引起吞咽困难;若扩散到气管可引起霉菌性肠炎和霉菌性肺炎,甚至全身性念珠菌感染。
希望看到帖子的宝妈引以为戒,提高警惕,多点耐心去照顾孩子,避免鹅口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