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时候,我和大多数的人感受相似。生活中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决定最终会改变了整个命运的走向,而当我们后知后觉意识到这些不起眼带来的严重后果之后,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原谅自己。原谅了好像觉得生命变得过于轻盈,生死的悲伤都能被化解,所有的在乎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不在乎,所谓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不原谅就要负重前行,这样的重量足以让一生都无法再完全抬起头、睁大眼,看看明媚的阳光。豆瓣最终把这一切总结为两句话——“我们都有权利不与自己的过去和解”和“遗憾大约占据了真实人生一半的长度”。
对于这些不和解,一定是受够了旁人的劝慰。对于这些遗憾,一点都不稀罕别人的理解。
我们都曾在某一瞬间深陷在入世的无奈中,然后竭力去追求过出世的洒脱。这样的努力却往往由于爱人的微笑、母亲的眼泪、美丽的夕阳而功亏一篑。我们无法不为我们的所爱动情,我们无法不向我们的真情低头,我们无法不被爱与理解的魔力诱惑,我们无法真正地从自身的无助与脆弱中解脱出来。生而为一个自由而完整的人,我们谁也不行,除非我们重新定义自由或者完整。
其实漫漫人生中真正让自己遗憾的、无法原谅自己的、不愿意和解的事情并不多,成年人大部分早已学会了如何去分辨轻重缓急、如何去安慰自己、如何去接受自己的平庸……可是总是有那么几个过不去的坎,想不明白的事,不甘心的遗憾,它们会变成今后每一个不喝醉的夜晚入睡前你假设了千万遍的如果。我也怕这就是我最后唯一能等来的如果。
如果我再也没有机会去心甘情愿地爱一个人。爱一个人,不仅仅是包容他的缺点,而且有时不得不接受他的弱点。爱一个人是愿意平和地帮助他慢慢直面自己,克服甚至改变,从而让他得到真正的自由,成为自己。有极大的耐心,以及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完全的失败:即使付出了这么多努力,到最后他可能仍然无法克服,哪怕只是从不堪的泥泞中脱离出来多一点点。与此同时,竭尽全力去为他创造一个环境,使他尽量不要有机会让他的弱点面临考验,给他无条件的爱,让他知道并且能从心底里相信他的特别以及值得被爱。爱一个人,是信任,是相信他的所作所为一定有他的理由。对,这些有多不容易,爱就有多难能可贵。可是,“有什么办法呢,爱一个人,就应该为他分担命运。”
只是如果已经再也没有了这样的机会,再完美的爱就变成了最伤心的事。如果,爱,就是我的,在海边的曼彻斯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