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时候母亲要去我哥家看孩子,便向我要他们家的钥匙,我以为自己已经把钥匙还给了他们,但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我把钥匙这件事早已经忘记了。母亲对我说“你的记性真不好”,我说“这不是记性的问题,而是我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这件事上”。这件事使得我想起来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回家的路上经常迷路,于是只能打电话给秘书,让秘书带他回家。爱因斯坦连回家的方向这么重要的内容都可以忽略,可见他平时把注意力都关注在科研上。
最近更新的最重要的概念,莫过于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这个概念。我们每个人在时间这个维度上是平等的,每天我们都拥有24小时的时间,时间不会快进或者慢进,它只会无情的一点一滴地流逝,所以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能管理的只有我们自己,换个说法或许大家都会更加清楚,那就是自律。
我们很多人都把“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放在嘴上,事实确实是这样,我们的生命就是由时间构成,我们与谁在一起度过的时间,就是我们与这个人互相之间的生命有了交融。很多人觉得某人“秒回”信息,就是这个人对我们非常的珍重,这个观念我现在觉得实在是个“伪观念”或者是一个“奇葩”的观念,如果某人对我们非常珍重的话,首先看他是不是经常把时间放在我们身上,即便是把时间放在我们身上的时候也有可能在想其他的事情,也有可能在与我们再一起的时候“看”手机,我们经常遇到大家坐一起的时候,有的人一直在看手机,而根本不与我们探讨,这个时候这个人就没有与我们同时处于一个时间,而独立拥有自己的时间。
我们真正珍重其他人的表现,是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其他人的身上。
同样,我们想要做好一些事情,应该把注意力灌注其中,我想我们很多人具有一种“伪工作”和“伪学习”状态包括之前的我和现在有些时候的我,看起来很认真,也一直在忙,但是无法得出成果。即便我已经了解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的注意力这一点,也无法直接就做到不浪费一点的注意力的状态,也有很多的时候还是会有浪费注意力的表现。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外国的小伙子叫Kalid Azad, 这个人在2006年的时候,开始写自己的个人博客,但是写了十年,也仅仅写了168篇文章,供22万字左右,看起来好像产出量不高,甚至还不如我们中国的一些公众号里写字写了不久的人产出量,可是他的博客月活用户也能达到40万。他的博客内容主要用来阐释一些概念,用他自己的语言去阐释清楚一种概念的含义,花费在每个概念上的时间一般是10至20小时之间,为什么一个概念需要花费如此长久的时间呢?我们中国初中生的数学水平可以秒杀美国的大学生,我们知道1+1=2,这件事我们从来不会去思考,为什么1+1=2,我们上学的时候确定了,那么这就是这样,没有为什么,而美国人会去思考为什么1+1=2,为什么不等于3呢?这个博主Kalid Azad 解释一个概念的时候使用一种方法论“ADEPT Method”,Analogy(它像什么)、Diagram(怎么用图像解释它)、Eample(体验它)、Plain English(用日常用语描述它),用这一系列的方法找到这个概念自己看来最准确的描述。
一个概念不仅会去与其他已知知识进行链接,而且还会自己进行体验。最快速学习方法,就是践行,直接去体验是最佳的学习某些知识的方法,而且一件事在大量时间的力量下才会真正的显现出它应有的状态,而我还有我们很多人的状态更加像“伸手党”,打包拿走就是,哪里需要去思考这件事背后的那么多事情,而且我们平时那么“忙”,哪里有时间去了解这些事情背后的知识呢?
这恰恰是人性的直觉所在,我们人性是好逸恶劳,不喜欢麻烦,所以很多人无法体会到时间的力量,无法看到很多事情背后需要付出的大量时间,这是可怕的,这也是很多人无法摆脱“命运”的一个原因。
我希望我们能够尽量开始去体会时间,体会时间的力量。
希望文字对你有益无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