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品味生活有意思的文章读书
与一部民族史诗共度午后的雷雨天

与一部民族史诗共度午后的雷雨天

作者: 365读书计划 | 来源:发表于2015-12-27 19:53 被阅读108次

文/醉舞荷风

昨天在图书馆看钱基博先生的《中国文学史》看累了的时候,我站起来,在一列列书架间走动。想起同学曾推荐的作家迟子建,于是借出了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长篇。南宋赵师秀曾有《约客》一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今天,我在约友而友未至的雷雨交加的午后,与这本书开始了一次神游。

不知从何时起养成的习惯,我拿到一本书之后,首先会看目录,《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目录很简洁,全书四部分(未算跋):上、中、下和尾声,标题分别为“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这是一部讲述鄂温克族人百年历史的书,这样的标题恰到好处,简洁而有力,在时间轴中让人隐约感受到每部分故事将会传达出的情感。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开篇的苍凉自述很有味道,“我”似在雨天与客人追忆往事,又似在对雨说话。读者顿时被拉进古雅沧桑的环境当中。“我”——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在族人们下山之后,独自跟雨和火讲述往事。雨和火是一对冤家,但并不妨碍它们聆听这位氏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叙述。

文笔的温婉细腻,只要看过几行之后就能够体会到。文中不乏警句,且以极朴实明白的生活之语讲述出来,是氏族的生活智慧和“我”九十多年人生经历的精华。如被问及日本人为什么会来的时候,依芙琳回答说:“如果没有好的猎手,有肉的地方就有狼跟着!”,日本人对鄂温克人说漂亮话时,依芙琳说:“狼要吃兔子的时候,总要说兔子是漂亮的”,再有“人们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是各有各的走法。”“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等等,不一一列举。读完全书,书中的口吻会让你觉得自己真的就在一个祥和而智慧的老者身边,听她将氏族的历史娓娓道来,面对着火堆,头顶着星空,耳边或许还有夏虫的鸣叫或是拂过树梢的风声。那种自然、淳朴、苍凉却又温馨的感受,仿佛回到小时候听外婆徐徐讲述睡前故事的情形。

“万物有灵”的思想,现代文明人或许会说这是原始先民的愚昧,但在这本书中,没有愚昧,只有人性中巨大的温暖和包容。 “我”对着雨和火、对着花、对着鹿皮口袋里的物件尽情倾诉;驯鹿和马都是通人性的,它们失去主人或做错事之后会流泪、失去孩子之后也会一下子变得瑟缩衰老;“我”抢过女儿打算击碎的灰蒙蒙的镜子,因为那面镜子“看过我们的山、树木、白云、河流和一张张女人的脸,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只眼睛,我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达吉雅娜戳瞎它呢!”政府在山下新建的定居点里的火不是“在森林中用火镰对着石头打磨出来的”,这样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又怎么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呢?”下山的族人在临走前没有猎取森林中的灰鹤,因为要留给不下山的“我”和安草儿,“不然我们眼中看不到最美的飞禽,眼睛会难受的”,“风能听出我的病,流水能听出我的病,月光也能听出我的病……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敬畏与依恋自然,是这本书最美好又最让人心疼到泪眼朦胧的地方。他们的身体是神灵给的,死了,也要交给神灵。书中的人物大多是善良纯净的。在讲述人们的离去时,“我”的口吻是沧桑而平静的,是一种看透世事之后的云淡风轻,人们的死也大多给人安详的感觉,也许因为“我”只讲述他们死后有如熟睡的样子,而不是讲他们临死前的挣扎和苦痛,而这,也正是这本书的温柔之处。“我”相信他们到天上去了,那是一个更加幸福的地方。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信仰的确是容易让他们内心平静地面对死亡的。但是所描述出的画面感是很强的,作者很注重描写众人对同一件事的表情和态度,那些画面很细腻,让我数次流泪。

“我”不下山,乡里的书记来找我做思想工作,说,驯鹿游走时会破坏植被,使生态失去平衡。“我”很想对他说,“我们和我们的驯鹿,从来都是亲吻着森林的。我们与数以万计的伐木人比起来,就是轻轻掠过水面的几只蜻蜓。如果森林之河遭受污染,怎么可能是因为几只蜻蜓掠过的缘故呢?”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说,“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文明,有时候是很冷漠的。作者在跋中说,写这本书是踏上“一条艰难而又自然的回归之路”,对于读这本书的人来说,也应如是。很有意思,就像时尚界的复古风一样,社会的发展很多时候体现出的却是回归。

作者在叙事中常常先把结果说出来,再慢慢道出过程,悬念感却不减。过程曲折生动,故事与故事、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衔接自然,了无痕迹,让人不忍从故事中抽离,而是一气看下去,想知道人物究竟经历了什么,竟会发生那样的结局。想起高中数学课看老师解题,知道正确答案并不觉得怎样,看老师的解题过程却是紧张而兴奋的,那些数字、公式、辅助线在老师手中被游刃有余地操纵着,活脱脱地跳入眼中,一点点趋近结果,最终触碰到已知的答案。不同的是,数学题解开时,会让人舒展眉头,恍然大悟,欣喜畅快,而小说中的过程被展露出来,直到已知的死亡和结局显现的时候,却是不得不对案叹息了。

合上书,已是晚饭时间。雨停了,空气很是清新,混合着草木和泥土的香气。在宿舍门口舒展腰肢,夹在耳后的头发滑了下来,在鼻尖留下柠檬味。把头发重新撩到耳后的时候,楼下的一片水洼被飞驰的车激起了水花。我想,朋友没来是对的,那样大的雨,会浇灭游玩的心情。那样大的雨,没等来朋友,却让我游历了百年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相关文章

  • 与一部民族史诗共度午后的雷雨天

    文/醉舞荷风 昨天在图书馆看钱基博先生的《中国文学史》看累了的时候,我站起来,在一列列书架间走动。想起同学曾推荐的...

  • 三体《死神永生》/时间在前,对错在后

    《死神永生》,是一部史诗级的巨作。它脱离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抗争,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争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

  • 与太子共度的午后

    自从谋上了陪太子读书这个差事之后,我与太子之间的沟通已无障碍,默契程度也是更上一层楼。他要做什么,要说什么,一个眼...

  • 讲一个精(qi)彩(pa)的北欧神话故事——芬兰史诗《卡勒瓦拉》

    《卡勒瓦拉》简介:《卡勒瓦拉》是芬兰地区的民族史诗,又名《英雄国》。与《荷马史诗》相似,该史诗也由民间口述传颂、诗...

  • 与闵月共度的午后

    闵月清楚的记得,亮子陪她逛街的次数不会超过七次。 跑步、打球、爬山等都表现出非凡脚力的他,却和大多数男同胞一样,在...

  •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书摘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书摘 —村上春树 ...

  • 某民族史诗

    小时候看了一册史诗,有不少彩色的插页。那本史诗可能是我表姐买的,她常驻我家,似乎是为了安静地备考电大。我记不清那本...

  • 怎么与你相遇,是雨天,还是明媚的午后

  • 每个人生命中的玛格丽特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与玛格丽特共度的午后》 玛格丽特住在养老院里,每天的娱乐是中午步行去公园,坐在阳光下的长凳上读书...

  •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作家傅雷曾说过:“《约翰.克里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或者应当说它不只是是一部小说。它是一部人类的史诗。”《约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一部民族史诗共度午后的雷雨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ub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