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校史馆——我们的精神载体

校史馆——我们的精神载体

作者: 胡祎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21:01 被阅读0次

10月20日八点在东湖校区活动中心三楼,改扩建历时一年多的浙江农林大学校史馆在我校甲子校庆之际正式开馆。

第一环节是由校党委书记周国模发表祝贺辞,他指出,校史馆的成功落成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献给甲子校庆最为厚重的礼物。校史馆的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使内容丰富化,使呈现形式新型化。校史馆生动详实地记录了学校60年的发展历程,它是我们的精神源泉,也是精神弘扬的载体。同时,党委书记周国模也指出,要进一步扩大校史文化宣传,让我校史馆成为展现校园历史成就的窗口,成为爱校荣校的基地。它带着我们的集体记忆以及成为我们的文化纽带。

第二环节是由作为高考恢复后的首批学子,同时也是史料捐赠者王同元代表历届校友向母校60华诞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将会和每一届校友共同努力,让母校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第三环节是由校党委书记周国模,校长应义斌、退休老师杨斌史料捐赠代表王彤源共同为校史馆接开红布、倒金沙。以上就是校史馆开幕式的全部内容。

结束后各领导以及校友们在解说员的指导下对校史馆进行了参观。在那个1958年,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畏艰辛,坚持我校“求真敬业”的校训,为浙农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也离不开之后一代代优秀的浙农林人,他们躬行践履,兼程文蕴,为校园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虽然我们浙江农林大学的发展也曾面临过绝境。但是他们不放弃,不妥协,终将迎来了胜利的曙光,然后在改革探索中,稳定发展。

在这60年间,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的毕业生他们大多直接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工作,成为了生产、科研、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艰苦创业,创造了优异成绩,为浙江省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都是“肯干、实干、能干”的“三干”人才。可以说我们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明显。

而且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优美,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可以说我们学校在社会各界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评价。

最后,在这个新时代、新征程上,作为浙江农林大学的一份子,我们将奋力谱写更加宏伟而坚实的农林梦。

相关文章

  • 校史馆——我们的精神载体

    10月20日八点在东湖校区活动中心三楼,改扩建历时一年多的浙江农林大学校史馆在我校甲子校庆之际正式开馆。 第一环节...

  • 参观校史馆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校史馆,我们的学校,我们,学校已经有33年的历史了。 走进校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

  • 什么才是精神的载体?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从县城到北京的长途营运被私人承包的公共汽车分瓜着,车主互相争抢客源,我经常被这些拉客的扯来扯去。...

  • 最美?真毒!

    赌徒吸毒,妓女吸毒、政要吸毒、明星吸毒……毒品正浸蚀着我们这代人的精神,人是欲望的载体,同时也是信仰的载体,空虚无...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精神存在包括精神本体和精神载体,二者的进化过程同

    精神存在包括精神本体和精神载体,二者的进化过程同一

  • 参加校史馆

    今天老师让我们去参加了校史馆。 这校史馆虽然不大,但是东西却非常多。有老电视机、老校服、老师们参加比赛写下...

  • 一句能令万古传(榕窗随笔)

    1.一句能令万古传 “不死的是精神”,但得看这精神赋予何处,有何载体。按古人的说法,好文章便是精神的载体,一旦得以...

  • 参观校史馆

    今天上午,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学校的校史馆。 一进校史馆,一股书香扑面而来。首先看到的就是四完小在任...

  • 人生的载体

    人的一生离不开载体,没有载体我们无法来到这个世界,没有载体,我们也无法活下去。 我们最早的载体是母亲的身体...

  • 生活是我们的载体

    生活是我们的载体,生活不会迁就谁,也不会偏向谁,我们热爱它,它就会对我们好,就会赐予我们快乐。生活中大部分的坎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校史馆——我们的精神载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uw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