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中生学习生活心得交流中学化学教学
一道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题的教学探究

一道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题的教学探究

作者: 装蝴蝶朱 | 来源:发表于2017-08-13 07:16 被阅读75次

(2017·阜阳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如图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提供化学药品:铁屑、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图1

(1)稀硫酸应放在________中(填写仪器名称)。

(2)本实验通过控制A、B、C三个开关,将仪器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关闭开关________、打开开关________就可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的颜色。试分析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空气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为防止仪器2中铁粉通过导管进入仪器3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FeSO4溶液中加入(NH4)2SO4固体可制备摩尔盐晶体[(NH4)2Fe(SO4)2·6H2O](相对分子质量392),该晶体比一般亚铁盐稳定,不易被氧化,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①为洗涤(NH4)2Fe(SO4)2·6H2O粗产品,下列方法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用冷水洗

B.先用冷水洗,后用无水乙醇洗

C.用30%的乙醇溶液洗

D.用90%的乙醇溶液洗

②为了测定产品的纯度,称取a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 mL溶液,用浓度为c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 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表格1

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的该产品纯度为________(用字母a、c表示),上表中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

D.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浓度降低

考点:考查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提纯;考查氧化还原滴定、误差分析及相关计算

【考纲要求】

1、了解过滤、结晶、萃取、蒸馏等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

2、了解定量实验研究方法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或处理,并得出合理结论。

3、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我的解析】

1、实验题的解题程序:

①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试剂、仪器

②组装实验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药品,通惰性气体(H2、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实验室一般用使用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氢氧化亚铁,该沉淀是白色。由于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所以需要防止空气进入,否则制备的产物容易被氧化成红褐色的沉淀氢氧化铁。

3、实验原理:根据所给试剂和装置,在仪器1分液漏斗中装稀硫酸,并控制稀硫酸的流速。仪器2、3均为三颈烧瓶,三颈烧瓶2中放铁粉,三颈烧瓶3中放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开始,先关闭开关A,再分别打开开关B、C和分液漏斗开关,利用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H2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关闭开关B,两个三颈烧瓶的气体不再连通,三颈烧瓶2内氢气逐渐增多,压强增大,打开开关A或A、C。由于压强差,三颈烧瓶2内的反应生成的FeSO4溶液进入三颈烧瓶3中,FeSO4与Na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

4、实验时为防止仪器2中铁粉通过导管进入仪器3中,可采取的措施是将铁粉换成铁钉或铁块;或者在三颈烧瓶2中的导管末端塞一团棉花。

在实验中棉花的作用主要有三:

(1)收集NH3: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2)加热KMnO4制氧气: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制乙炔: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

5、(1)洗涤的原因:

①沉淀需要洗涤的原因是:洗去沉淀表面的可溶性物质(阳离子、阴离子)。

②凡是涉及冰水(或冷水)洗涤的目的: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降低被洗涤物质的溶解度,减少其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最终提高产品产率。

③若用特殊溶剂洗涤,例如乙醇洗涤的目的:

降低被洗涤物质的溶解度,减少其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除去固体表面吸附的杂质;

乙醇挥发带出水分,使固体易干燥。

本题所给信息显示摩尔盐晶体[(NH4)2Fe(SO4)2·6H2O]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因此用90%的乙醇溶液洗,可以除去杂质、降低摩尔盐的溶解消耗,同时固体易干燥。

(2)过滤中沉淀洗涤的方法是:沿玻璃棒往漏斗中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此操作2-3次。

(3)沉淀是否洗净的检查: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某试剂,若————,则沉淀洗涤干净(要分析过滤出的沉淀上沾有什么离子,有针对性的检验这种离子是否存在)。

(4)检验溶液中离子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将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清夜少量置于试管中,再滴入(沉淀剂),若无沉淀生成,则离子已沉淀完全。

6、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把Fe2+氧化为Fe3+,锰元素转化为Mn2+,根据化合价的变化配平可得离子方程式:

Mn + 5Fe2+ + 8H+ == Mn2+ + 5Fe3+ + 4H2O;

滴定终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再滴入KMnO4溶液,溶液不再褪色,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最后一滴滴入,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 s不变色。第一次滴定的结果与其他两次相差较大,故舍去,第二次和第三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平均值为25.00 mL,样品中(NH4)2Fe(SO4)2·6H2O物质的量为0.125cmol×500mL/25mL=2.5c mol,所以产品纯度为2.5c mol×392 g·mol-1÷ag×100% =980c/a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造成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测量结果偏小,会导致样品纯度偏小,错误;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造成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测量结果偏大,会导致样品纯度偏大,正确;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样品残留在瓶壁上,消耗高锰酸钾溶液偏多,会导致样品纯度偏大,正确;

D、三次使用的高锰酸钾溶液相同,不可能出现一次的结果明显大于其他两次,错误。

【参考答案】

(1)分液漏斗

(2)   B               A(或“A、C”)

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3)将铁粉换成铁钉或铁块;或者在三颈烧瓶2中的导管末端塞一团棉花;在仪器2底部放上一块吸铁石(或其他合理答案)

(4)①D

②Mn+5Fe2++8H+==Mn2++5Fe3++4H2O

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摇匀后30 s不变色

980c/a

B、C

相关文章

  • 一道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题的教学探究

    (2017·阜阳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拟用如图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提供化学药品:铁屑、稀硫酸、氢氧化钠溶...

  • 整体教学——铁及其化合物

    新课标对元素化合物核心素养要求 元素化合物侧重培养宏观辨识和微观辨析,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核心...

  • 初中物理必考的3类实验题!

    1 光学和热学实验探究题 题型一光学实验题 考查实验: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3)探...

  • 一道中考物理题,六大电学知识点!第一个最易忽视!第六个最难!

    今天我要说的是一道非常非常好的中考物理电学实验题,这道中考物理题考查的是电学实验中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实验:探究欧姆定...

  • 元素化合物模块一轮复习

    一,复习顺序 1,钠和钠的化合物 2,镁铝及其化合物 3,铁铜及其化合物 补充,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包括电解法镁...

  • 2019-01-17

    组内要求27题相关元素化合物硫铁铜,我离出了选考以来所有期次真题。 从考。查形式及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呈现推断最终选...

  • 整体教学——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建议

    一、教学效果解析 实践证明,这样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元素化合物整体单元设计较以往的教学设计更加清晰更有效率。教学效...

  • 实验探究题

    实验探究题和工业流程题有重合的考点,写方程式,解答条件控制及原因分析。 而实验探究题似乎更难让学生找到完整的解题思...

  • 2019-04-15

    教学随笔 这两天复习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动点中的折叠问题,这也是每年中招题中的一道小压轴题,解此类题用到...

  • 造纸初体验

    一、引发:关于纸的小实验探究 《图书》主题下,关于纸的小实验正在进行。对于纸的探究孩子们其实并不陌生,比如在平时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道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题的教学探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sd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