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理财投资经管金融投资理财
挤出效应愈演愈烈,国进民退下,中国经济该由谁去推动支撑?

挤出效应愈演愈烈,国进民退下,中国经济该由谁去推动支撑?

作者: 503011d2eeae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14:46 被阅读2次

2017年,在福布斯全球百强企业排名榜中,15家中国内地企业上榜,仅次于美国的38家,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中国企业排名的不断提高,客观上说明了国内企业实力、规模在提升,竞争力在增强。然而,虽然国内企业在全世界的排名不断靠前,但绝大多数都是能源资源行业,以及其他具有较强进入壁垒的垄断性和半垄断性的国有企业为主。如果以总利润做个排行的话,中国企业的排名和上榜数目可能将大打折扣。

中国企业规模增长之快,一方面得益于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跟国家做大做强国企的政策方针相关。在减少国企数量,扩大国企规模的基调下,国有企业改革采用合并和改组策略,而不是对社会剥离非相关和非核心资产,吸收社会资本进入。这就直接导致大型国企在改革过程中,规模越来越大,业务线条复杂,资本对其认可度不断下降。要知道,随着中国逐渐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企业的发展更多地应该是依赖于企业质量和盈利能力,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规模扩大。

支持国企做大做强是基于过去它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对经济增速下滑时的维护功不可没。然而,在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这几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已是共识,但却对由谁来推动支撑中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分歧很大,国企还是民企?

国企跟民企相比,有着品牌效应、规模优势,同时在一些特殊的领域有着先天独厚的垄断地位,再加上过去一段时间国企运用其自身优势逐渐渗透进一些传统上由民营企业所主导的领域,因此国企的盈利优势以及市场地位明显。然而,企业目标多元化,运营效率和利润难以最大化;政企不分,领导角色定位不清晰;计划经济中一贯的通病仍有不少;公司治理一股独大,像这些国企的短板问题也是一直以来无法回避的。

做大做强国企的过程中,对中小企业带来的挤出效应这几年也愈演愈烈,“国进民退”现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国有企业利用资源、资金、监管上的优势,占据了大量本来属于私营企业或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不仅如此,它们还可以利用自身在行业的垄断地位获得的高额补贴去帮扶自己所进入的原本竞争比较充分的领域,最终挤占中小企的市场份额而取得垄断地位。在经济下行环境中,国企这类大企业的挤出效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就比如融资贷款,现在银行更多地是愿意将这些钱贷给大型企业,因为觉得有政府这类隐性担保在那,较为安全,而中小企业则是不断失血,最终走向休克。

随着GDP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小企业对于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用,对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推进都可以起到大企业所起不到的贡献。因此,对于未来经济发展该由谁来支撑推动,对于做大做强国企所带来的代价及影响,我们都应该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挤出效应愈演愈烈,国进民退下,中国经济该由谁去推动支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zv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