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坐上早早定好的航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空中飞行,飞机穿过杭州城低空灰色的云层平稳的降落在杭州萧山机场,灰蒙蒙的天气给我带来些许失望,以致晚饭后散步在西湖游人如织的断桥边,一句“西湖给我感觉和南湖差不多”被李总丢来N个白眼。

(二)
清早来到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坐落在这里,开阔的广场有数个高颜值、身手矫健的年轻人在玩踢毽子,高高落下的毽子被少年们或挑或勾的传递,煞是好看。儿子的眼睛久久不曾离开。随着第一批的游客我们进了博物馆,讲解员带领着我们畅游在杭州城几千年的文化里。新石器良渚文化里,一件玉琮在四仟多年前,不知以何种技术那肉眼不可见的精美纹饰线条是用三条平行的线勾画出来的,厉害的是这线规整的没有丝毫跳线。
博物馆里有数个展馆,其中的古琴馆,除了介绍古琴的历史及制作工艺,还馆藏了几把唐宋时期的古琴,其中唐代落霞式“彩凤鸣岐”和仲尼式“来凰”请香港的古琴制作大师特制了“冰弦”让国内几位古琴大师进行演奏,并把琴音录制在官网上,为古琴文化的传播打开一个迷人的窗口。




(三)
搬到中国美术学院旁的全季酒店是这次旅行的惊喜,酒店让人惊喜的地方藏在小细节里,卫生间门外的长长的洗漱台,洁白的台面上放着“上下”出品的精油沐浴液和洗发水,房间里洁净的空气中,弥漫着混合着花香的绿茶香氛,一楼24小时提供的现磨咖啡都贴心的提示着这家本地连锁酒店在服务上提升了品质。
更让人惊喜的是酒店门口不足10米就是中国美术学院的侧门,和门卫打了招呼,进入校园,美丽的国立美术院一点一点的呈现在眼前,安静的校区内绿树成荫,教学楼与教学楼之间被建在二楼一条长长且蜿蜒的长廊连接,面向西湖的学校正门的二楼平台上,蔡元培先生的铜像坐在一棵高高耸立的香樟树下,春日温暖的阳光穿过嫩绿的枝芽落在先生的肩头,时光被定格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





绿地上,部分杭州市民的代表和监管部门就西湖景区的交通管制问题在讨论中







在太阳下山前,我们赶到了雷峰塔,夕阳西下,西湖的全貌尽收眼底





(四)
穿过吴山花鸟市场,杭州博物馆坐落在吴山脚下,展馆里正在展出宋朝和元朝时期的瓷器,宋朝的瓷器非常精美,薄、透、莹润,而元朝时期的瓷器明显厚实许多,难道是草原民族改变了当时瓷器的发展
(宋)

(宋)


(元)

(明)


曾经的国立艺术院校长:潘天寿先生的展馆就在酒店附近,展馆背靠学校面西湖而建,三层高的小楼的外墙,紫藤花倚楼倾斜而下,和国立校园里的一样,阳光下,柔美弯曲的枝条,美丽的紫藤花倒映在水面,构成了杭州平常又极美丽的一角,展馆里详尽的介绍先生的生平及作品解析,给我们这些普通的游客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学习体验。




杭州也是个爱极了香樟树的城市,这里的香樟树和南国的有些不同,杭州的春天给香樟树枝头吻上了些许少女甜美的粉色,微风拂过,香樟树柔和清新的花香穿过发丝跃上心头。


朋友推荐的绿茶餐厅坐落在距离西湖不远的龙井路,傍晚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来到这里,整个餐厅修葺在一个湖面上,高大的树木环绕四周,小桥、流水、木楼,一个带着薄薄面纱的古装江南女子正独奏着一首首琵琶曲,烟雨朦胧的天气带来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仿佛这是一场穿越


(五)
浙江大学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之一,宽敞整洁的教学楼一楼有着详尽的学校历史介绍,其中两幅学校教授的书法书写着浙大的灵魂




从浙大后门出来就是青芝屋,用过午饭我们步行到西湖的孤山岛,跨过西泠(ling)桥,一座方方正正的两层小楼门口的介绍告诉我们,现在的西泠印社展馆过去是杜月笙的西湖别墅
往断桥方向走,国立艺术院旧址只孤独的留了一块石头

来到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参观,这里保存着历经战火经过后人修复的一套四库全书,古老的院落中保留的两棵被烧焦的古树长了许多新芽


(六)
翁家山、龙井村





孩子们挑选的网红书店“钟书阁”也是这次的目的地之一



(七)
灵隐寺、韬光寺、永福寺
位于灵隐寺景区门口的茶室: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天下可笑之人




李总说这龙的图腾提示这是皇家寺庙



(八)
法镜寺、法净寺、法喜寺




法喜寺5元的斋饭

(九)















一个学习香道的场所


自拍于西湖断桥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