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跑步爱好者,坚持跑步2年了,但我的跑步水平和能力依旧平平,每次跑步配速从没进过7分以内,而且平均都稳定在7分30秒每公里,虽然一开始跑步的初心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养成运动习惯,并没有追求成为专业跑者或者去为了参加马拉松比赛,所以一直都是怎么舒服怎么跑,但是今年初给自己立了跑半马的Flag,看着Keep上那些跑步大神,跟我同期开始跑步的都远远超越我的水平,有点担心着急,看了《刻意练习》这本书,它让我明白原来自己跑步没得到进步是缺乏刻意练习,只是在新手阶段重复“天真练习”。包括自己每周一篇的习作,只是完成任务并未做到刻意练习,因此每次写作还是十分头疼,依旧处于小白水平。

那什么是刻意练习呢?具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征:一是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可以有效的用于引导你的练习;二是保持专注,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三是包含反馈,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方面还有不足,以及如何改进这些不足;四是需要走出舒适区,但要结合个人实际合理迈出一小步,不要一下子跳到恐慌区,结果反倒适得其反。这些特征使得它与我们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区分开来,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变现和水平。
二、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不加思考的下意识动作,比如老司机开车,可以边开车边聊天。杰出人物经过年复一年的练习,已经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这些心理表征反过来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规律的识别、问题的解决等成为可能,也使得他们能够培养和发展各种高级的能力,以便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变现卓越。简单来说,靠有目的持续大量的练习能够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而心理表征也能更好的监测刻意练习,形成良性循环。
三、获得专业指导。
刻意练习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以帮助我们提高能力和水平。导师必须已经达到一定专业水准,并且可以传授给别人一些有效的练习方法,我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实践运用导师给的正确有效方法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同时因为有导师给监督和反馈,帮助我们指出不足和改进方向,能够避免无效重复的“天真练习”。如果身边没有导师,我们可以寻找网络上的牛人大咖或者参加训练营,确定你要学习的榜样大神,付费向他们请教,并展示自己练习的成果,获得他们的反馈。
通过阅读这本《刻意练习》我对自己的跑步有了清晰的规划,要想实现突破提升就得落实刻意练习,首先找一位好导师,向他请教,或者加入跑步协会,积极参加聚跑活动,以前都是独自一个人跑,没有反馈和监督,不容易突破舒适区,其次每次跑步训练都要设定合理的目标,要么提高里程要么提高配速,但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最后跑步时保持专注,认真投入,因为上周跑步时不专心踩到石头,把脚扭伤了,得不偿失。

本书作者艾利克森博士研究多年发现,杰出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改进,终于练就了他们杰出的能力。没有捷径可走,就连所谓的“天才”都是训练的产物,他们只是更懂得利用大脑的适应能力,发展创造自己的潜力,所以我们普通人更要努力做一名“练习人”,争取把某一项技能做到超越90%的人,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