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先和大家谈谈社群招生,如今,“微信”已经成为最大的流量黑洞,也是培训机构招生绕不过的重要工具。但和很多校长聊天时都会提到:“为什么我也在微信群内做分享,也鼓励家长讨论话题,偶尔还会发红包,可为什么就变成了“死群”呢?”
你会发现,你手上有无数个微信群、QQ群,成千上万的人头在你手中,实际作用却为零。
那么,微信家长社群运营,怎么做才能真正变成“招生利器”?系统性的社群营销到底该怎么助力机构营收呢?
1什么是“社群”?
传统营销属于流量思维,它的逻辑是通过广告传播让10000人看到,其中1000人关注,最终10个人购买。
但是营销进入精准时代,铺天盖地的宣传方式已经落伍,我们需要的是精准传播,尽量屏蔽不相关群体。
社群营销却正好跟传统营销相反,通过超值的产品和服务体验赢得用户口碑,用户除了复购外,可能带10个朋友来购买,这10位朋友又可能影响100位目标用户,100位目标用户最终影响10000个潜在用户,而这里由于是朋友推荐,所以转化率很高。
作为教培机构,我们的付费用户群体为家长,针对家长这个群体我们建立一个个社群。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真正的家长社群,不是一个简单的群,不是家长冲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因为关心孩子成长与家庭教育。
一个真正的社群,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群里的所有人,无论是校长、老师,还是普通的家长,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角色分配。这个角色这不是自己分配的,而是由该群的运营人员分配的,就像一个班级,需要有班长、组织委员、文艺委员等等。
建立有组织的群,就能把每一个成员的群体属性激发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
1. 如何找到这个家长群的中心节点。
2. 如何利用家长圈子和圈子之间的连接,抓住连接者,引爆传播。
3. 围观层面的连接,口碑传播的机制和动力等。
2
以构建信任为基础
社群运营这个话题,是一个被过度神话的领域,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广方法。一个社群能形成的第一前提是每个在社群里的人都认为自己能够从中获利。
社群的目的不单单只是广告,而是构建彼此的信任。通过运营家长群,我们再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去达到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第一个目的是降低退课。
社群看中的不是一次性交易,而是持续复购。社群看中的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让教学过程透明化,减少信息不对称,让家长看到教师和机构的工作和付出,而不是单纯以最后的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标准;
第二个目的比较隐形,却更加重要,就是招生。
未来真正切实有效的招生一定是一个长期准备的过程。招生以后将不再是招生,而是一个另类的续报——当家长享受了你的无偿服务并产生信任后,才会把孩子放心的“续报”到你的机构。
而班级家长群是机构最优质的存量资源,他们认同机构的教学,是机构向外传播信息的扩音器。让用户带来用户,让口碑赢得口碑是唯一有效且可持续的营销方式。
3搭平台、定规则、抓执行
一个好的家长社群,基本原则只有九个字:搭平台、定规则、抓执行。
如果社群是平台,那么定规则,抓执行是不是才是重点?
同样是社群,聚一群吹牛逼的人,这个群能吹上天绕地球两圈,聚一群没资源的人,就是一车小偷互相偷越偷越穷。
01 搭平台在这个社群建立之初,校长就通过自己平台本身的优势,先号召了一批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的家长人加入进来。
02 定规则家长社群平台已经做好了,接下来就是定规则。定规则考虑几个问题:社群成员的痛点是什么?需要帮助他们做些什么?把规则定好,把我们可以干什么一条条说清楚。
03 抓执行最后,抓执行,这是重点。无数社群死掉了的原因都是一个:前期一时爽,执行火葬场。
最开始的牛逼天花乱坠,结果发现也就只剩下了吹牛逼。但反之,执行做的好,这个社群一定能活下来,并且活得很好。
4微信群运营“七步法”
社群的本质,就是需求的满足。运营家长群也要有用户思维,站在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去想家长需要什么。这就是我们上面为什么说,运营家长群应该是一个体系,而不是随意的动作。
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所有家长的共同愿望。培训机构应当抓住家长这方面的心理,通过把有需求的家长聚合在一起,发挥家长社群的优势,让家长社群为招生服务。
01 注重内容分享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教师发到班级家长群里的授课内容家长看不懂,那还发不发?
当然要发。
大夫在给我们诊病时,也会说一大堆我们听不懂的医学术语,但却更加凸显了他的专业性。但是别忘了,大夫还会补充“医嘱”,这部分是病人都能听得懂的。在发的过程中带有幽默精神、娱乐精神也更让家长能感知到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进入家长心智,更甚至是影响家长的购买行为。
同理,老师在发布授课内容后,要有一些课堂评价,而且一定要针对表现的好或考的好的同学做特殊点评,并“@”相关家长。须知“羡慕嫉妒恨”才是所有人类自发行为的第一推动力。
无内容不社群,内容是社群为用户输出价值的核心,应重点考虑家长关心的和需要的是什么。通过输送价值,注重内容质量,提高用户的忠诚度,让用户变成粉丝,这才是社群营销的目的。
总体而言,内容服务用户,社群维系用户,产品满足用户。内容方面可以通过图文、小视频、语音、活动等进行分享,表现形式多样化,既可以是培训机构的特色课程和教学展示,也可以是其他与家庭教育有关的话题。
基于兴趣或某些间接联系等弱联系建立的陌生人群,如果靠自发运作,最终都将走向无序和混乱,难逃广告群或死群的命运。
成熟的社群不是群成员简单地叠加在一起,它是有机的,因此必须是有序的。而设定群目的,围绕群目的下达群任务并及时接收反馈是创建群秩序的最有效途径。
比如,班级家长群的目的是续报和招生,围绕这个目的,考查学生单词、监督学生完成某些作业等都是很有效的群任务。
关于家长对群任务的执行力,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在家长群,家长本来就很有动力去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只是很多时候无从插手,或找不到插手理由,因为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愿意和家长讨论学习的。
可复制性意味着你可以有一个社群,然后在另一个地方复制你的社群,社群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数也会越来越多。就像早期的时候,肯德基在很多城市开了分店,最后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个品牌。
裂变即复制,人性和文化本身是不能复制的,但是社群的价值是可以传递的。
裂变需要的方式也很简单,只要你掌握了方式方法。或许在最初你不会,但是只要你确定自己走在了正确的路上,那就坚持下去。
比如你想去复制出更多甚至无数的这类家长社群,但复制有个基本的前提和原则,就是要先打样,再批量复制,最后才是无限复制。
打样的目的,就是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先把这个模式趟出来,包括如何玩转、坑儿有哪些、如何规避、还有什么更有趣的玩法、针对不同的人群有哪些玩法上的区别等等。
良好的社群需要组织架构,但教师个人的影响力有限,并不能辐射到每个家长,所以,就需要发展班级家长群中的种子家长。100个种子家长,远胜过10万粉丝。
何谓种子家长?
我们一般指的种子家长是:最核心最忠诚的用户,孩子的成绩较为突出,非常乐于主动分享自己孩子情况并给对方提建议的家长。
每个家长社群都会有一些相对活跃的用户,以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家长,校长可以加强和这部分家长的联系,把他们发展成为种子用户。家长的资源和关系不可小视,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取家长种子用户。
其中最直接的方式,是在已报名缴费的学生家长中,把那些互动频繁、已经续班的家长列为核心种子用户,将其他的家长列为普通种子用户,以便做好相应的用户维护工作。实践表明,越是核心的用户,越能为培训机构带来高回报率。
让家长形成一种习惯,在特定场景里想到打开家长群。既然要培养家长的期待,你首先要知道人的注意力不可能一天24小时都在你这。
所以,你不可能占有家长的所有时间,也不要指望着家长对你全天候保持期待。
那我们怎样做到让家长在被占据期间,对家长群充满期待呢?这就需要我们设计能够触发他们期待的场景。
最简单的触发场景是“时间”,其次是“求助”,通过固定时间来触发家长的期待,遇到问题进群咨询。这样给大家在心理上产生一个定位,让家长形成一种习惯。
例:“30天养成作业良好习惯监督群”,固定晚上的一个时间点,在群里发送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并且把完成得好的作业拍照上传,这样,时间长了家长就会在晚上那个时间点自动打开微信群查看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
比如周一发文章分享,周三话题讨论,周五来个红包福利等,不要想一出是一出,活动太随机,没办法培养家长的期待,反而会造成这个群很随意的感觉,接下来可能就会出现各种灌水、广告,防不胜防。
建立一个微信群相当容易,把一个微信群搞死更容易,比如拉人、广告和炸群。一个没营养的硬广会直接损失一大批人。家长群里发广告会直接降低家长对此群的重视程度。此外,肆意拉人进群很容易导致一个群的陷落。
有感于此,为了保持家长社群的纯净环境,发挥家长社群的应有效用,培训机构对社群进行维护并加强管理引导是必要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社群的运营首先要有群规来管理,让社群具有规范性。比如聊天内容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拒绝一切广告。
群主必须一言九鼎,对于校长而言,家长群是拉近校长与家长距离的很好的机会,也是校长把客户变成用户,进行招生宣传的重要途径。
校长在群里展现最好的自己,对于群成员提出的各种问题,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说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在家长中树立好自己的形象。
家长都比较喜欢攀比,特别是晒孩子的表现和进步。鉴于此,我们可以让家长在群里晒一些孩子的作品,看看哪个孩子最有进步,这种活动会无形中集中大家的注意力,在群里活跃起来。
比如,让孩子之间去PK找到几十个数所使用的时间长短。让每一个家长邀请两个人,三个人一组来PK,看谁成长得最快。妈妈们都是喜欢玩数字游戏的,当她们带着孩子PK的时候,你可以给她一些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激励,比如小红包,比如晒图得积分。
“晒”是人性的一部分,她这样一晒就停不下来了。这样的比赛就形成了1x3的网络效应,这样的群就会发生裂变,群成员数量就会有个飞跃式的增长。
最后要提醒的是:家长群存在的目的绝对不是代替原有的电话和家长会,而是创造更多的沟通的机会和理由。
沟通的最好方式还是面谈,其次是电话,再其次才是微信。效率的提高不应该带来效果的下降。定期的微信群家长会,做好了可以成为正式家长会的有效补充。
培养家长的机构品牌依赖、降低教师个人口碑招生比例以保证整个教学秩序的稳定性,微信社群给予了教培机构非常大的助力。
最后,说的都是错的,做出来的才是真的,实践出真知,与君共勉!
文 青果君综合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