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芳华》,我问自己两个问题:
1.如果进入那个年代,我会更像谁?答案是刘峰。
2.如果进入那个年代,我会喜欢谁?答案是林丁丁。
然后浏览网络上的一些评论,感叹。
《芳华》落尽,你可能并不理解刘峰的好与爱。
1
刘峰是学雷锋标兵,在某种意义上,比雷锋还要好。然而,刘峰并不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是那种“代代红”的角色。刘峰的好,是天性使然。他并不是因为“时代需要”而刻意装出来的。否则,他也不会淡然地扔掉那些奖状。
就是说,刘峰代表了人群中的一种基本类型,他们活着的意义与幸福,在于与他人的关系中。你觉得刘峰傻,只是你觉得,刘峰可能浑然不觉。假的道德,是以道德作为工具,意欲的是能够交换而来的东西,例如名声和利益;真的道德,道德本身就能带来幸福感,这就是康德所谓的“德福一致”。即对刘峰来说,他这样做既是道德的,又是幸福的。你觉得他腰闪了,不能跳舞了,只能修东西,似乎很不幸,但刘峰未必觉得,他在任何处境中,都在努力地做一个能让他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感觉到幸福的人,而这同时也是他的幸福与成就。
以我的理解,刘峰并没有刻意地迎合那个时代,只是他所表现出来的“好”,恰恰是那个时代所褒扬的,他也因此就代表了“时代精神”。
刘峰闪了腰,那不是他的好造成的;刘峰丢了胳膊,那也不是他的好造成的。总之,人是要有点运气的。你顶多说刘峰运气不好,但不能说好人没好报。谁规定了子弹一定躲着好人?而且在刘峰看来,自己好歹捡回了一条命,和那些死去的战友相比,你说刘峰是幸运还是不幸?
从世俗意义上看,刘峰后来过得很不好。但是,“好”并不是刘峰过得不好的原因。刘峰过得不好的真正原因,是时代变了。
文革结束,社会进入转型期。刘峰在那个红色的年代里,堪称“顺潮儿”,自然而然地被时代顶到潮尖,但是,在经济大潮中,比关系,拼财富,刘峰自然而然地就败下阵来。这不是他的“好”所致,而是时代对人有了新的要求。许多人的成功,乃是时代的结果,时代把你抛到了潮尖,时代也可以把你抛到谷底,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如此而已。
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时代,都在不断地重新定义核心的道德。或者说,重新定义什么是“好”。例如,在皇权时代,可能“好”就意味着“忠诚”,但在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好”可能意味着“社会责任感”,在一个自由的时代,“好”可能意味着“创造”。这并不是说对他人好就不再是道德,就像刘峰这样,就像贫嘴张大民那样,仍然是好,但已经很难成为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当然,对刘峰来说,完全可以不必理会这些,每个人都只能以自己定义的“好”来生活,因为唯有如此,自己才是幸福的。而刘峰对生活的要求实际上是极低的,他期待的是对他人有价值,负责任,并以此得到认可。因此,纵然你家财万贯,也不能代表,你就可以想当然地认为刘峰很惨。
毕竟,我们不仅对“好”的定义不同,对“幸福”的定义也不同。
2
刘峰做出的最大的牺牲,是让出了进修机会。这让许多人唏嘘:刘峰啊刘峰,你怎么能这么傻呢?什么都可以让啊,这个怎么可以让?这也是刘峰因“好”而命运坎坷的核心证据。
不过,刘峰自己讲得很清楚,他这是自私,是很自私,他放弃进修机会的原因,是林丁丁。而且,刘峰并不是一个概念化的人,他的“好”发自内心,他也勇敢地一再向林丁丁示意,最后甚至直接表白,甚至抱住了林丁丁。
大家注意这以后刘峰的表现,真是一条汉子!他并不是被什么宣传给洗脑了,他一直在按自己的想法努力地生活。
为什么刘峰喜欢林丁丁?而不是何小萍?
我再讲一个人物,郭靖。够好了吧?但是偏偏喜欢小妖女。华筝再怎么暗送秋波,他都没反应,只觉得内疚。七个师父联合施压,要他娶穆念慈,唯师命是从的他竟然立场坚定。请问,这是为什么?
何小萍喜欢刘峰,她只是想要一个大哥,或者“父亲”,能够保护和接纳她。但刘峰不太可能喜欢上何小萍,不管观众怎么一厢情愿。因为在找恋爱对象的时候,我们既是在寻找“尺码相同的人”,也是在寻找自己“缺失的一半”,而林丁丁,本质上就是刘峰缺失的部分,因此刘峰看到她就欢喜。
换句话说,刘峰太好了,生命太紧张了,所以,他需要有一个爱人能平衡他生命深处的焦虑感和道德感(这是同义词),以促成生命的平衡。
林丁丁喜欢刘峰吗?刘峰能追到林丁丁吗?
如果时代没有发生变化,很可能,刘峰就追到了。刘峰拥抱林丁丁被发现后,林丁丁出于自保的反应,也十分吻合她的性格,同时,也逆转了两个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场意外,后面会如何,也未可知。虽然刘峰的表现,不符合林丁丁的设定,但并不代表就没有可能。实际上,如果时代不发生变化,林丁丁一定会嫁给顺潮儿的。当然,时代变了,林丁丁也嫁给了顺潮儿……
因此,林丁丁,才真正地成了刘峰心中的梗。很多很多年,念念不忘。
失去了顺潮儿的地位,刘峰的人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令人唏嘘。不过,这是时代的拨弄,并不是他的好带来的。相反,刘峰的“好”与“爱”,今天看来,也仍然是如此地惊心动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