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陈胜、吴广绝对是大秦王朝的掘墓人,如果没有他们先挖墙脚,大秦帝国那座大傻没有那么快就倾覆。
一、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纯属偶然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和吴广被征调做了边防军,共有九百人,奉命在大泽乡集结,准备派到渔阳戍边,两个造反头头就是在这个时候相识的。陈胜是阳城人,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登封市;吴广是阳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太康县;而大泽乡,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渔阳则在今天北京市密云县(密云县彩虹桥踩踏事件就发生于此)。陈吴这两个河南老乡,因为大雨毁坏了通往渔阳的道理,无法按期赶到渔阳,为避免接受军法处置(商鞅变法后的大秦帝国严刑苛法让人不寒而栗)而开始密谋造反。
可以说,陈胜吴广的造反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没有那场一直不停的大雨或道路未被冲毁,他们能如期赶到渔阳,那么历史将改写。当然,历史永远没有假设,在经过鱼肚里剖出“陈胜王”的红纸条和半夜三更狐狸叫着“大楚兴”的装神弄鬼后,吴广故意趁领兵官酒醉邀怒它并与陈胜一起杀之,然后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宣布正式起义。
二、起义所带来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陈胜、吴广无异是一群在大泽乡抖动翅膀的蝴蝶,所导致的是后来大秦帝国的崩溃。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一路凯歌前进、披荆斩棘。在陈县,陈胜在众人拥戴下称王,史称“陈王”,吴广则被称为“假王”。革命呈席卷之势漫延全国,起义之声此起彼伏,楚王陈胜、赵王武臣、燕王韩广、魏王魏咎、齐王田儋纷纷冒头,还有两个后来楚汉争霸的风云人物项羽、刘邦也开始蠢蠢欲动。
三、为什么大陈胜吴广的大楚政权会很快灭亡
陈胜起兵用的是大楚的名号,相当于借壳上市。但他并没有奔着恢复楚国社稷而去,也没有想着立一个楚国君的后嗣作傀儡,而是自立楚王。这极大地挫伤了渴望恢复故国河山的楚国遗民。后果是严重的,张耳和陈馀另立山头,武臣也拉出一只军队单干(后称赵王),周市在被陈胜派去攻下魏地后也另立魏国的宁陵群公子咎为魏王。而陈胜在失去楚人支持后成了无根浮萍,被章邯统领的政府军击败,最后被自己的驾驶员给咔嚓了。而吴广之死因则是一个谜团,据说之前是被田臧给干掉了,这话且不表。
总之,大秦帝国终究亡了,掘墓人陈胜、吴广没能分到胜利的果实,却被流氓出身的刘邦给捡了个大便宜。
~~~~~~~~~~~~~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uegongwen,更多职场经验、公文写作知识文章。本文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