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句摘录
大悲悯——《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莫言

大悲悯——《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莫言

作者: Kan玖玖 | 来源:发表于2018-10-13 23:24 被阅读44次
大悲悯——《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莫言

摘抄文。

        大苦闷、大抱负、大精神、大感悟,都不必展开来说,我想就“大悲悯”多说几句。近几年来,“悲悯情怀”已成时髦话语,就像前几年“终极关怀”成为时髦话语一样。我自然也知道悲悯是好东西,但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刚吃完红烧乳鸽,又赶紧给一只翅膀受伤的鸽子包扎的悲悯;不是苏联战争片中和好莱坞大片中那种模式化的、煽情的悲悯;不是那种全社会为一只生病的熊猫献爱心但置无数因为无钱而在家等死的人于不顾的悲悯。悲悯不仅仅是“打你的左脸把右脸也让人打”,悲悯也不仅仅是在苦难中保持善心和优雅姿态,悲悯不是见到血就晕过去或者是高喊着“我要晕过去了”,悲悯更不是要回避罪恶和肮脏。《圣经》是悲悯的经典,但那里边也不乏血肉模糊的场面。佛教是大悲悯之教,但那里也有地狱和令人发指的酷刑。如果悲悯是把人类的邪恶和丑陋掩盖起来,那这样的悲悯和伪善是一回事。《金瓶梅》素负恶名,但有见地的批评家却说那是一部悲悯之书。这才是中国式的悲悯,这才是建立在中国的哲学、宗教基础上的悲悯,而不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西方宗教基础上的悲悯。长篇小说是包罗万象的庞大文体,这里边有羊羔也有小鸟,有狮子也有鳄鱼。你不能因为狮子吃了羊羔或者鳄鱼吞了小鸟就说它们不悲悯。你不能说它们捕杀猎物时展现了高度技巧、获得猎物时喜气洋洋就说他们残忍。只有羊羔和小鸟的世界不成世界;只有好人的小说不是小说。即便是羊羔,也要吃青草;即便是小鸟,也要吃昆虫;即便是好人,也有恶念头。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坏人,都是可怜的人。小悲悯只同情好人,大悲悯不但同情好人,而且也同情恶人。

  编造一个凄凄惨惨的故事,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那种非在苦难中煎熬过的人才可能有的命运感,那种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却不是能够凭借才华编造出来的。描写政治、战争、灾荒、疾病、意外事件等外部原因带给人的苦难,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让黄鼠狼单咬病鸭子,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但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只描写别人留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揭示别人心中的恶,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

  基于上述论述,我要说:我的长篇小说《檀香刑》,是一部悲悯之书,那些没在苦难中打过滚的人,那些完美无缺的人,那些不敢正视中国文化阴暗面的人,那些不敢正视人性之恶的人,那些拿肉麻当有趣的人,那些抡着鲁迅的牌位打人却忘记了鲁迅揭示的“国民性”的人,那些别有用心地把作品中的人物心态和作者的心态混淆起来的人,那些自己不动脑子、拾人牙慧、鹦鹉学舌的人,不可能理解它。这些人不仅不可能理解我的《檀香刑》,也不可能理解我的《丰乳肥臀》、《酒国》、《四十一炮》、《天堂蒜苔之歌》、《十三步》、《欢乐》、《红蝗》……

  关于悲悯的话题,本该就此打住,但总觉言犹未尽。请允许我引用南方某著名晚报的一个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出身的总编辑退休之后在自家报纸上写的一篇专栏文章,也许会使我们对悲悯问题有新的认识。这篇文章的题目叫《难忘的毙敌场面》,全文如下:

  


        中外古今的战争都是残酷的。在激烈斗争的战场上讲人道主义,全属书生之谈。特别在对敌斗争的特殊情况下,更是如此。下面讲述一个令我毕生难忘的毙敌场面,也许会使和平时期的年轻人,听后毛骨悚然,但在当年,我却以平常的心态对待。然而,这个记忆,仍使我毕生难忘。

  一九四五年七月日本投降前夕,国民党顽军一五二师所属一个大队,瞅住这个有利时机,向“北支”驻地大镇等处发动疯狂进攻,我军被迫后撤到驻地附近山上。后撤前,我军将大镇潜伏的顽军侦察员(即国民党特务)四人抓走。其中有个特务是以当地医生的面目出现的。抓走时,全部用黑布蒙住眼睛(避免他们知道我军撤走的路线)同时绑着双手,还用一条草绳把四个家伙“串”起来走路。由于敌情紧急,四面受敌,还要被迫背着这四个活包袱踟蹰行进,万一双方交火,这四个“老特”便可能溜走了。北江支队长邬强当即示意大队长郑伟灵,把他们统统处决。

  郑伟灵考虑到枪毙他们,一来浪费子弹,二来会惊动附近敌人,便决定用刺刀全部把他们捅死。但这是很费力,也是极其残酷的。但在郑伟灵眼里看来,也不过是个“小儿科”。当部队撤到英德东乡同乐街西南面的山边时,他先呼喝第一个蒙面的敌特俯卧地上。然后用锄头、刺刀把他解决了。

  为了争取最后机会套取敌特情报,我严厉地审问其中一个敌特,要他立即交代问题。其间,他听到同伙中“先行者”的惨叫后,已经全身发抖,无法言语。我光火了,狠狠地向他脸上掴了一巴掌。另一个敌特随着也狂叫起来,乱奔乱窜摔倒地上。郑伟灵继续如法炮制,把另外三个敌特也照样处死了。我虽首次看到这个血淋淋的场面,但却毫不动容,可见在敌我双方残酷的厮杀中,感情的色彩也跟着改变了。

  事隔数十年后,我曾问郑伟灵,你一生杀过多少敌人?他说:百多个啦。原来,他还曾用日本军刀杀了六个敌特。但这是后话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才感到我们过去那些描写战争的小说和电影,是多么虚伪和虚假。那些高举着“悲悯”大旗的先生们,看到这篇文章,不知作何感想。这篇文章的作者,许多南方的文坛朋友都认识,他到了晚年,是一个慈祥的爷爷,是一个关心下属的领导,口碑很好。我相信他文中提到的郑伟灵,也不会是凶神恶煞模样,但在战争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他们是真正的杀人不眨眼。但我们有理由谴责他们吗?那个杀了一百多人的郑伟灵,肯定是得过无数奖章的英雄,但我们能说他不“悲悯”吗?可见,悲悯,是有条件的;悲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不是书生的臆想。

相关文章

  • 大悲悯——《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莫言

    摘抄文。 大苦闷、大抱负、大精神、大感悟,都不必展开来说,我想就“大悲悯”多说几句。近几年来,“悲悯情怀...

  • 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莫言,这个1955年出生于高密的山东汉子,这位中国当代在海内外赢得广泛声誉的世界级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

  • 捍卫短篇小说的魅力(1)

    为了凑更,所以仿写: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昨天晚上,我兴致勃勃地编了一个专题,《短篇小说精选[https:/...

  • 新媒体写作两年,我成长了,还是世俗了?

    在莫言的《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里,有这样一段话,我一直记忆犹新: “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这个煽情的时代而牺牲自己应...

  • 碎片

    今天读了莫言《四十一炮》的序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里面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被误读。”这...

  • 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按:这是作家莫言的一个演讲。在这个演讲里,莫言论述了长篇小说的气量,我很认同这个观点。作者认为:一个作家能否写出并...

  • 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废除拼音和星期及数字的倡议

    捍卫汉语尊严,捍卫母语尊严,捍卫中国尊严,捍卫中国教育尊严,保卫中国教育阵地,抵制西方文化渗透,还中国语文和教育一...

  • 20170405 2

    你捍卫观点,还是捍卫尊严,还是捍卫不断探寻规律的好奇心?

  • 捍卫尊严

    捍卫尊严 文/付朝兰 每一个祥和家园 都需要武力保其平安 历朝历代未曾改变 坚定的眼神 长矛不离身边 谁想侵犯 先...

  • 值得

    总有什么值得捍卫 不是金钱而是尊严 是尊严使我们自强 是尊严使我们自信 总有什么值得捍卫 不是金钱而是感情 是感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悲悯——《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莫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ia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