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留言:
本文讲的是永澄老师三观变化后的改变,假设验证后的改变。从时间上、路径上、方法上论述了怎样找到前进的方向。强调要多把时间用在行动上,才能更早地找到方向。
找方向,要与时间做朋友。真正的成长是与苦难同行的,慢慢来,持续做,历经苦难并走出来才是真正的成长;
找方向,要持续验证假设。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持续去提炼和抽象,世界观:站在上帝视角,看投射的世界;人生观:求真,寻找现实世界的规律,以返回真实世界;价值观:把握事物的规律、进行理性决策、和资源共振,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
找方向,要寻求升级跃迁的改变。从价值、复利积累、边际效用去考量。
找方向,要用底层规律解释真实存在的问题。客观真实存在的问题就像颗颗散落的珍珠,通过原则、底层规律这根主线,串成各种不同样式的珍珠项链。形成更多领域的解决方案体系。
昨晚,听了得到直播中成甲、少文、方宏进三位老师的讲课,第一感觉就是关联永澄老师的新三观,成甲老师的临界知识、跨学科攻击,少文老师的脉络阅读法,方宏进老师的群体概念,都是用上帝的视角看投射的世界。罗胖老师最后也给出了他的感受,与本文的核心概念相通:知识是改变你行动的信息。多把时间用在行动上,才能更早地找到方向。
文章学习:

多把时间用在行动上,才能更早地找到方向
1、找方向,要与时间做朋友
人生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就好像一个探索游戏,不断地试错,打开一片迷雾,如果碰壁了,就继续退回来打开新的迷雾。
如果说你一路走的比较爽,各种好事都轮到自己身上,那只能说明太有福分,可是,这样的人毕竟少之又少。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历经苦难并走出来才是真正的成长!
每个人的成长必然要经过苦难,无论这个苦难有多长时间,有的可能就几秒钟、有的几天、有的几年,但是历经苦难并走出来才是真正的成长。那些通过参加活动、听闻新知识而得到的成长感,只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罢了。
随着不断探索,你总是能够大概率地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对于这条路,很多人给出一些标准值作为参考,比如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坐标大约是:
• 15岁,知道自己的方向;
• 30岁,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 40岁,形成自己的人生观;
• 50岁,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孔子15岁的时候就知道学习对于探索方向的价值(学习是因,因上努力才有果),用15年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们有什么好着急的。
2、找方向,要持续验证假设
永澄老师介绍,他的价值观成型于2011年,从价值观到世界观和人生观,又用了6年的时间,直到2017年,世界观、人生观才成型了!
•世界观:站在上帝视角,看投射的世界;
•人生观:求真,寻找现实世界的规律,以返回真实世界;
•价值观:把握事物的规律、进行理性决策、和资源共振,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
其中,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刚刚澄清和确立的,而价值观则得到了大幅度的更新,从原来的个人成长、利他助人、影响他人那种现实世界的价值观,真正切换到了从世界观、人生观中生长出来的全新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拥有更大的包容性,可以解释原有的价值观,同时,它还有更大的灵活性,在面对不同问题的时候,更容易澄清自己内心的选择。
3、找方向,要寻求升级跃迁的改变
既然人生观是求真,是看到复杂事物背后的逻辑,那就要选择一条高价值、可复利积累、拥有边际效用的路径:改变。
•改变拥有极高价值。如果掌握了改变的底层逻辑,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改变,可以用高效的方式来实现改变,取得绩效。除了帮助自己之外,任何人都需要改变,这个市场就极大,有无数人在其中耕耘,符合价值判断。
•改变可以复利积累。当面对各种无法改变的问题,要努力看透问题本身,不断去抽象,然后将其形成简单的模型。永澄老师已经积累了超过120多个应用模型,可以高效解决问题。这是典型的A+=A的领域,符合基本的复利要求。
•改变的边际效用无限。当我的初心是助人改变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大量重复的案例,而这些案例的积累会大幅度降低我的边际成本,而我选择真诚地对待他人,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内心响应。要知道,我把三观澄清、用三观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对方的基本素质跟我一样,那我们很有可能是同频的人,就像我在幸福进化俱乐部中说的那样:在一起,一辈子,如果真的在一起一辈子,同频的共振会带来想不到的惊喜!
改变背后的规律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帮助需要改变的人获得更为高效的改变,这就是永澄老师要走的路径。持续走下去,持续在正确的事情上努力,耐心等待跃迁的出现。
4、找方向,要用底层规律解释真实存在的问题
顾炎武先生有句话:“尝谓古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顾炎武提到的采铜于山,就是要把铜山上的矿石冶炼熔铸起来,不是拿旧钱充数,也不是拿矿石充数。这也是我要对自己提出的原则,如果真正想要实现人生的终极目标,必须要采铜于山,那些问题必须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我自己编撰出来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

要找一座源源不断的铜山,然后用一个稳定的解释系统去解释,并给出基于底层规律的解决方案。因此,基于这样的模型,可解读为:
•铜山:那些真实存在的问题。
•解释系统:三观、由三观推导出的原则,每个具体问题推导出的某领域的底层规律(需要持续积累)。
•光线:某个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及解决方案体系,目前选定的是改变,未来可以不断选择更多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