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最近一直在忙忙碌碌的状态,有时候不得不一心多用。然后睡也睡不好,身体开始闹别扭。在一个答谢会放视频的功夫,我又开始写东西,不知所云。
《正念的奇迹》讲的全心关注当下所做的事,我牢牢记在心里并且非常赞成,然而现在却完全无法贯彻。我努力回顾今天下午老师培训的关键内容,现在我竟回顾不来多少了。就像吞了人参果,滋味没尝出来。
是什么导致我们不能好好投入当下的事呢?
第一恐怕是各种deadline,逼着你今天要完成几件事。
针对这一点,我们真的无从选择吗?
想了想,从中午开始,今天我想要联系几个合作伙伴,2点听一场很有价值的培训,6点半要参加一场答谢会,附带一场电影,晚上12点之前完成一项文字作业,跟加班同病相怜的人约了夜宵。
于是在培训的时候微信联系别人,培训感觉吸收的不好,还用不用联系更多的人也没仔细筹划,答谢会的时候再写东西,没有谋篇布局只是随着心思写。越是赶着自己前进,越是头疼。想自己皱着眉的样子,感觉太不美容了,会变丑……越想越头疼。
电影还未结束,又赶去吃夜宵。听起来马不停蹄的行程,让自己似乎很忙。仿佛累是无可奈何,无法专心一处是一种统筹兼顾。
现在想来,答谢会可参加可不参加,电影可看可不看,怕同事自己去不合适,可以让她带亲属朋友去。其实,解决时间不够的问题根本是解决取舍不明确的问题。有舍,才有专注。
还有什么影响了我们的专注的投入当下呢?
第二就是情绪。情绪影响心态与效率,焦躁也好担心也好,让我头疼,让我皱起眉头,这都是负面效应。即便这些情绪也让我打起精神不敢懈怠。然而这种负担感有点重了。
说到解决忧虑,我突然想起课上的一个案例,给我们做培训的老师在给马化腾刘强东等企业家上课的时候,上到晚上下课,被学生留下来实际演练。他们真的要让老师指导他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这场发布会本来不在课表之中,是学生真的有这个需要,而请老师补课的,他们说难道我们的课程不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吗?单独请老师还要花咨询费,索性今天做了,就包含在课时费里了。这一天的课程从早晨一直到了晚上十一点半。第二天早晨,老师接到电话,他们又问老师能不能给他们的孩子上课,这些企业家下了课还一起吃了个宵夜,聊到凌晨一点认为必须要给自己的接班人上这门课程。于是第二天就跟老师约课。老师答应以后,很快就接到清华经管学院的通知,专门开了一个班,为这些企业家的孩子们上课,时间定在正月初八。不禁感叹效率之高。这些孩子很多都在美国日本加拿大之类读书,请了过节的假期,过来听课,听完就又连夜坐飞机回学校了。就是这样的做事风格成就了一些事业有成就的人。
他们没有被问题打到,也不被情绪打到,总是用快速的行动解决实际问题。你说他们身兼多少事物怎么就能坐在那里听上几天的课程好好吸收并且立即使用呢?归根结底肯定有所取舍,用行动解决情绪与实际问题。
这么想来我今天还是很有收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