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79】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我们能做什么?
【文学群·凌逍逸】/文
今天社群交接,把负责的文学群和哲学群上交给了公司统一的运营号,之后有书友私下问到群主更换的原因。

恰好得空,顺便聊了聊日常生活,书友提到对我的印象——

鬼使神差的是,在昨天晚上,我刚好换了新头像,把那个很萌很萌的小屁孩儿头像换成了现在这个阳光普照的新头像,早上做《非暴力沟通》领读的时候,有书友发现了,就此说了说自己换头像时的心理波动——

之后一天,我脑海中都萦绕着一个念头,“为什么想到要换这个寓意的头像呢?”
闲坐时想到昨天下午第一节课前,有同学主动帮老师擦黑板,此情此景,让我想到了似乎上大学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再也没有主动帮老师擦过黑板。
类似的,似乎上大学后,看见老师我们不再主动打招呼,上课时我们也不再有“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这样一些连贯、细小而又值得珍视的内容。
而所有的这些小细节、小美好,在以前,我们也许时时刻刻都记得、并且身体力行在坐着,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怎么谈“尊师重道”,可是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自动地在践行。
可是,现在呢?谈钱的越来越多,讲仁义、知廉耻、懂礼貌、有善心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
于是,我们问,“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也问,“这如墨般漆黑的世界,何时得见光亮啊”?
是啊,人心惶惶,世界似乎早就不是我们原来那样的充满美好与善意。
Metoo运动中,高校老师涉嫌性侵事件,让我们对“教师”这个身份的信任似乎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媒体圈的央视名人涉嫌性侵事件,世人恍然发现那些“君子”原来如此。
公益圈再报名人涉嫌性侵,公益意识本就淡薄、公益土壤本就不肥沃的中国,“公益”这两个字再次变得沉重起来。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到当年的“郭美美事件”,时隔多年,红十字会、乃至中国公益挥之不去的噩梦似乎“锦上添花”了。
甘肃跳楼的女孩,摔狗世界中自杀的母亲,以及泳池事件中自杀的母亲……桩桩件件,再次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什么是“人言可畏”,也见识到了传统武功的最高境界,“杀人于无形”。
还有“红黄蓝幼儿园事件”、“长春疫苗案”、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以及前不久的“滴滴安全事件”,原本应该平和的世界似乎一下子危机四伏了。
这么多事的累积,不仅让我们内心动摇,这个世界,真的会好吗?
我想,其实会的。
我相信世界会更好,因为有街头钱数只增不减的零钱盒子。
我相信世界会更好,因为有盛夏时节为环卫工人准备的爱心冰箱。
我相信世界会更好,因为有几十年如一日用心教学,同时资助了众多学生的高校教师。
还有很多理由让我相信。
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我们可以做什么?
用我们一点一滴的善言善行,给更多人“相信这个世界会更好”的理由。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力做一个光源,照亮自己身边的那一方世界。
世界终将因为我们的点滴积累而变得更美好。
如是,善莫大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