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在《心理类型》一书中识别并描述了一系列基本的心理过程,揭示了这些过程怎样以不同的组合决定一个人的性格。
心态:外倾和内倾。区分外倾和内倾,首先区分客观的与主观的。客观的涉及一个人身外的、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这个客观世界被归结为环境、外界或外部现实。主观的指内在和个人的精神世界。它是个人的世界,因为它不能被局外人直接观察到。
在外倾型的人那里,心理能被引导到客观外部世界的表象之中,它被投入到客观对象、人与物、周围环境条件的知觉、思维和情感之中。而在内倾型的人那里,心理能流向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外倾是一种客观的心态,内倾则是一种主观的心态。内倾性的人喜欢探究和分析它的内心世界;他是内向的、孤僻的,过分地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内心体验。外倾型的人则把注意力集中在和他人的相互交往中,他总是十分活跃和开朗,对周围的一切都有兴趣。
但是无意识之中存在着与在意识中得到表现的心态刚好相反的心态,即意识中的外倾恰恰是无意识中的内倾,而意识中的内倾则恰好是无意识中的外倾。这正是无意识在人的心理中具有补偿作用的一个例证。
当一个平时开朗的人突然变得抑郁、矛盾和孤僻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奇怪?其实,是他的无意识在作用,他正暂时地处在他长期压抑的内倾心态控制之下。
同时按照荣格的梦补偿理论,外倾型的人在他的梦中是一个内倾型的人,而内倾型的人在他的梦中则成了外倾型的人。
摘录于《荣格心理学七讲》第五章的一点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