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浅悟

作者: 杨共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2-03-10 09:54 被阅读0次

近日,复读太极图,似有初浅感悟:

大圆小圆无穷圆,虚线实线虚实线。

虚虚实实难琢磨,只缘太极无极限。

                        素生    2022.3.9

        面对加一条s线后的太极图,有啥感觉呢?受彭老师讲解启发,结合平日学练太极推手浅悟,试作如下初步理解:

        1、加此一条s线后,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之意形象具体化,便于在传授太极推手过程中沟通理解;

        2、我们平时走路、站桩和行拳,有益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修养着各自重心平衡点,即太极图中的鱼眼a、b,所谓一白一黑一阴一阳吧;

        3、太极推手时,只要双方一搭手,除各自a、b两重心点外,必然瞬间新产生第三个交叉重心点c,即新加s线后与原s线在太极图正中交叉处的空心小圆点c;

        4、太极推手过程中,随着双方力度轻重与劲路变化,这个空心小圆点c可能是若即若离、或有或无的,在“离”与“无”的瞬间,须特别当心,但不能紧张;

        5、太极推手中的“守中、用中”,既指要各自分别守用好自己的中心平衡点,即a、b点,同时也要守用好因相互搭手而产生的第三个中心平衡点c;

        6、双方正常推手时,c点是沿s线作匀速孤线形运动——意念上宜作360度球形立体状动态理解,而非平面孤线;

        7、推手过程中,当空心小圆点c脱离匀速s线路径时,可能出现双方因“失中”或“过中”而产生得机即发之契机;

        8、之所以说是“可能”出现,是因为不能单凭空心小圆点c脱离s线来作简单判断,还得同时考虑各自的a、b重心平衡点,是否已同时失中、过中而失衡等因素,否则很可能会因误判而错误应对,并被对方得机利用,这应是平时修炼“听劲”的一个基本要点。

        9、修炼步法、身法、心法,远比只关注a、b、c点重要,因为轻灵联动的步法、协调柔和的身法,能在运动中不失a、b重心即速破c点平衡。而步法、身法皆受制于心法,“心”并非是完全虚无的,会见之于眼神、表情、呼吸等相关方面的微动变化。故,学练太极的过程,也是一个修养身心的过程。

相关文章

  • 太极浅悟

    近日,复读太极图,似有初浅感悟: 大圆小圆无穷圆,虚线实线虚实线。 虚虚实实难琢磨,只缘太极无极限。 ...

  • 太极推手浅悟

    近日,经彭老师推荐介绍,抽空静观中国武术博士、扬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武术裁判田金龙老师讲授“三摇...

  • 这样练太极很伤身,尤其是第一条!

    练习太极拳“过”的浅悟 太极拳如果练对了,真正能入门,练功正确,能养生、健身、防身,能延年益寿。如果练拳不正确耗体...

  • 2017-12-22

    冬悟太极 原创 2017-12-15 刘璞宗 吴氏意象太极拳 冬悟太极 冬天的意象最美不过雪花了,...

  • 太极悟

    下午回来,想了很多事,终于把太极步融进太极熊经里面去了,进一步了解太极拳,谁说太极不能实战,太极居然还有有拉筋正骨...

  • 悟太极

    闲来阅旧书,对比庄子“持竿不顾”与诸葛亮前后《出师表》,深觉庄比诸更旷达智慧,诸比庄有更多的现世担当……青...

  • 悟太极

    静中慢练悟太极 来源:《太极》微信公众号 李红全 太极 今天 文|李红全 编辑|禅音 一叶知心 巫娜 - 茶...

  • 太极悟

    散步张家山,练完太极拳后,倒立放松,换个角度,静心体会“混元桩”的平衡协调——自觉把头放低了,心态自然更平...

  • 太极悟

    年少不识太极拳,初懂憾已近中年。 空松圆活意渐悟,上善若水践行难。 ——素生 2022.6.3

  • 嘻嘻

    坐而看雨不论道, 顺其自然悟太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极浅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rf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