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从省城学习回来时带回来八套中考模拟试卷,学校费了一番周折把上面的答案都去掉,印了出来,以便让毕业班学生练习练习。
一般情况下每个班印七十五份,而实际人数都是七十以下,最后却有一套不够数。
我作为平行班的任课老师,还是教研组长,往往试卷让实验班足够用,我收底,多了是我们的,少了也是我们的。
有一套只剩五十四份,少十份,咋发?如果去印,十来份大试卷,不能A四纸复印,又搁不住动机器,重点是我不会操作机器还得给别人说好话。最好的方法就是那些考个位数一二十分的两个人一起做一张。
有的学生,他上课书都不拿,你不给他试卷?他巴不得!
“我这两天都发愁,试卷不够,咱班咋发?想来想去,得两个人一起做才行够发。”我上午在课堂上先打了预防针,为了晚自习能顺利做试卷。
晚自习第一节下课,我叫最后排两个平时不说话也不学习的两个女生过来,问:“七年级最好成绩?”
“六十。”
“不错呀!”我点赞。
“八年级呢?”
“三十五。”
“不学习了,有点少。”
“九年级呢?从开学到现在。”
“二十。”
她说的应该是实话,我从二月中旬接班到现在,她似乎啥都不会。
“唉。成绩对不起颜值了,努力吧!”
第二节课时长六十分钟,我就亲自发那缺张的试卷,卷面分七十分。
这种情况下发试卷不能让学生代劳,他们敢发成一片浆糊。
我能感觉到每走到一张桌子前他们就紧张,这试卷的分量已经不仅仅是七十分,而是他在老师心里的位置,那时那刻,他们得后悔以前干嘛不用心学多考几分让老师给自己好印象。
发给常同学时,二十来分的他很高兴:“哎呀!老师,你能给我一张,我的脸真白!”
少十来张,再加上请假的,就最后几个男生两个人一张,多了一张,我拿给两个女生:“多了一张,给你俩,看在你们数学课从来没让我批评的份儿上,你俩一人一张。”
实际上,平时考个位数、十来分的他们两个人商量着做也不一定得四五十分。
全班安安静静,我坐在讲桌后面看着他们,这是我一天来可以休息休息的时刻,两个班,平均每天四节课,带上晚自习,有时可能六节课,太累了。
时钟滴答,半节课时校长突然从窗户外走过,他在教室的后门进,观察最后两排学生,发现都在做题,校长竟然感动了,发表了一番鼓励的话。
平行班学生晚自习都浮躁,那些不学习的白天睡,晚上精神,都恨不得赶紧下课回家抱手机玩半夜,他们能做到安安静静看试卷,已经很好了。
教育有时像微风,要润物细无声,不留痕迹把“育”随机潜入心,何时何地用什么语言什么方法,教育者更要用心把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