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正在批阅期中试卷,一条短信过来了,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条来自山西《作文周刊》低段编辑老师的信息,里面说了我推荐李同学的写话《我的妈妈》发表了,问我是选择平邮还是快递。我没有丝毫怀疑,因为我的确投了一篇这样的文字,我查了一下邮箱,发现还是去年暑假末尾时投的,应该不是骗子。
因此我立马加了编辑微信。过了一会儿,对方同意我好友申请了。但是我第一时间不是跟她聊天,而是先打开她微信朋友圈看了看,更加确定了她的身份。
于是我就这个事儿跟她聊,表示这篇作文投了八九个月了,我以为早就没有戏了,没想到竟然收到消息了。
编辑说去年十一月份就发表了,只是报纸一直包在一边,没有及时没有发样报而已。她对此感到抱歉。
之后她问我报纸是选择平邮还是快递。一说到平邮,我就想到去年自己一直没有收到的两本《师道人文》给我邮寄的平邮样刊,至今仍然遗憾呢,于是我选择了快递。不为别的,至少有地方可以查,不会收不到。编辑老师问了邮寄地址和联系电话。
我当时不知道怎么想的,又直接投了一篇给编辑,依然是二年级李同学的写话。为啥总投李同学的呢?作为妈妈,我一个初中老师,我给二年级小孩修改作文,肯定是修改我儿子的呀。
于是我跟编辑老师说我是李同学的老师,也是他妈妈,其实我这话半真半假,毕竟我没有直接教我儿子,也算不上他直接的老师。不过我们在一个学校,他老师不在意这个,我弄的,整个过程都是我在参与,那我是指导老师也不为过吧。
听我这样说,编辑老师回了我一句,欢迎我和小李同学来个“亲子同台”。我一听:还有这好事儿?想了没想,立马答应了。这个时候甭管我教几年级了,亲子同台,不正好可以哄我家小伙练笔了。
看我询问这个栏目的相关信息,编辑老师又热情地发给我两份“亲子同台”栏目的电子稿过来,让我学习,说希望我选些新颖有意识的话题。
编辑没有说稿费的事儿,我也没有好意思问,也不确定是否有。两份报纸,我倒是先付了快递费八元,相比较报纸的价值而言,有点儿高了。但是这不是买报纸,因为上面有李同学的作文,留作纪念,也算了给李同学一个好的开头吧,希望他以后能多看书,多写,作文上不要让我操心,也不白费我这番心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