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爨

作者: 冷兰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12:44 被阅读0次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每每读到这里,便感慨万端,一种悲凉感自心底渐起。

而今再读,“异爨”之悲凉益甚之外,眼前还浮现出儿时的种种画面来。

自幼生在农村,村村阡陌交通,谁家有什么大小事情,其关注度近乎《新闻联播》。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家庭每家少则三个,多则七八个。孩子小时,一家十口挤在两三间泥墙草屋里,那时是并不觉得拥挤的。但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总是要成家的,所以问题也就来了。一家女儿再多都不是问题,只要有两个儿子问题就大了。这个问题便是“异爨”,即分家。

小时候常看邻里分家情状,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一是家庭极其贫困的——除了灶房牲口圈,只有一两间狭小的屋子,泥巴墙草屋顶,屋子本身也不值钱。这时候,兄弟们长大了基本就默默地各自想办法出去另盖房子。

一是家里条件还不错的,估计爷爷辈是地主。木制结构的瓦房,除灶房外,有堂屋,还有偏房好几间。这时候,兄弟们一般就会闹得不可开交了,如果还有媳妇儿的话,基本是会骂架的,甚至动手。最后的结果是偏房被分了,甚至一间堂屋都经过丈量后隔成了很多间。如今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大人教的一个谜语:“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一旦要分家,衣服都扯破。”艺术真的是源于生活啊。

还有就是父亲是工人的,其中一个就有“接班”的机会,接班的一般是长子,但如果年龄不相当就会在余下的儿子中另外物色,这“物色”往往也是会引发不小的“家斗”的——看来帝王的世袭在民间也是被承袭了的。扯回话题,接班者因为已经享受了“吃皇粮”的特权,于是再大的家产也不能参与分配了。

当然,也有不闹矛盾的,那样的家庭很少。除非家庭里某些成员道德境界特别高,或者智商特别低。

而作为一家之主的父母,一般是会护着“幺儿子”的。当时农村的赡养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父母基本是随幺儿子一起生活。

也许是小时看多了这些,竟然觉得生一个挺好。后来政策放宽可以生二胎了,我仍然拒绝再生一个,理由是怕自己无法一碗水端平——没有比较有时也是挺好的。

有人说还是多生一个好,理由是除了可以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外,还可以减轻孩子以后的养老负担,让自己以后老有所养。——其实不然,责任人欲多,责任就越是没人愿意主动自觉地承担。

相关文章

  • 异爨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 丁乙和他爹

    落地生根 丁乙其实不姓丁,也不叫丁乙,他爹姓爨,名字叫爨生存,他爹爨生存给他安的名字叫爨顺发。“爨”...

  • 爨底下&灵水举人村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实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 爨底下村...

  • 爨底下村[手机摄影]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实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位于京西斋...

  • 最有文化底蕴的月饼

    元谋 一​‌‌把火, 华夏 调鼎闲, 汉武 封味县, 滇人 早知爨, 爨乡味道,真材实料! 传承一千八百年爨文化 ...

  • 2018-06-22【悌篇-张闰无私】-【德育故事 第42天】

    【德育故事 第42天】 【悌篇-张闰无私】 张闰无私。八世同居。共织互乳。缙绅不如。 【原文】 元张闰、八世不异爨...

  • 爨•爨宝子碑

    古人留存于世的“珍宝”总是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所现,今天闲读蒋勋的《汉字书法之美》,发现“爨宝子碑”四字。...

  • 【Jiexi's travels 】(2017(18)电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西3公里,因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目前属于爨柏景区的一部份,...

  • 您贵姓呀?爨,爨靐龘的爨

    “你说什么?” —— 枕头君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认识无数的人 但在这么多人中能让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屈指可数 而...

  • 七律•端午

    何事行吟到楚边? 祖宗社稷挂心尖。 湘江北去流风雅, 靳水南归受法鞭。 本是同根家国重, 终分异爨佞忠悬。 当权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异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iv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