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那些事(一)

作者: 迎雪蹁跹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16:46 被阅读8次

前段时间看了台湾剧作家吴念真的新作《这些人,那些事》,这是一本记录有关他成长岁月中一些故事,也勾起我很多的年少记忆,我小时候的玩伴,我的少时同学,那些模糊却无法遗忘的人与事。然后我想东施效颦一番,趁着这本书燃起写的欲望,我要赶紧写点。把这些文字送给我自己,仅作纪念。

老屋

我家祖居在一个山很高很小的村庄里,“白云生处有人家”大概就是如此吧,在我7岁之前,都是住在这个村子里,土木结构的房子 ,还有茅草房,村子里只有十几户人家,不足一百口人。村口有一巨石屏障,石上有一棵栎树。一条石阶弯弯曲曲一头通往山下一头通向村子。村子呈圆盘状,中心一个大晒谷场,屋舍围着晒谷场环形而建,两条小溪分两侧环绕着晒谷场,小溪交汇处是一座石桥,桥边一棵百年老樟,老樟生长之处便是一处崖壁,而溪流便从崖壁飞流而下,形成一道瀑布。以现在的标准,这个村庄 绝对称得上世外桃源。村子里与我年龄相仿的孩子也就只有五、六人,物质生活自然是很清贫的。那是70年代末的农村,很多家庭都交不起学费。我就记得,村里一个叔叔为他儿子借100元学费,都找不到肯借他的人。

我家的老屋是三开间,左右各一间作起居室,中间是公用间,我们家和爷爷奶奶家各占老屋的一半,当时小叔叔和两个姑姑还没有成家,他们就住在阁楼上,每天踩着楼板嘣嘣作响。而且我和小伙伴们很喜欢在楼上玩捉迷藏,常常要被大人训斥。那会我们的起居室只能摆两张床,一张大床是爸妈的,一张小床是我和姐姐的。我和姐姐一人睡一边,冬天的时候脚很冷,就互相给彼此捂脚取暖。我们在床上最喜欢玩踩空中自行车。老屋的灶台也是土灶,烧柴火,所以我和姐姐虽然只有六、七岁也要到山上拾松枝、松毛来点火。冬天,我最喜欢坐在灶前烧柴火,很温暖。然后会烧一盘碳火,烤上几个土豆、红著,那真是太幸福了。夏天的时候,我们会搬一个竹床摆到大门口,躺在上面纳凉,看星星。村里有一位老奶奶特别会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还有鬼故事,现在想起来,她应该算得上我喜欢看小说的启蒙老师。

如今,我们这个美丽的村庄早已消失了。下山脱贫,整村搬迁,那些儿时的记忆似乎已经寻不到存在的影子。

相关文章

  • 那些年那些事(一)

    那些年那些事,似乎永远也抹不掉。 在梦境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也是那些年那些事。 甚至有时候想,...

  • 那些年,那些事(一)

    那些年,那些事 (一) 我这个人,很懒。同龄人在餐桌上胡吃海塞,满脸跑饭粒儿的时候,我还乖乖的坐在那里,等人喂饭吃...

  • 那些年 那些事(一)

    前段时间看了台湾剧作家吴念真的新作《这些人,那些事》,这是一本记录有关他成长岁月中一些故事,也勾起我很多的年少记忆...

  • 那些年,那些事(一)

    上初一那会儿,我遇见了第一个让我倾心的人。他,高大俊朗,阳光开朗,笑起来好像可以照亮我的一天。从第一眼见到他的那...

  • 那些年,那些事(一)

    贾庄是个没落的村庄。为什么说没落呢?贾氏一族是个大族,出过许多历经战马的将军,也出过许多名人文士,有过“先天下之忧...

  •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情(一)

    今天是11月8日,第21个记者节。 以前经常和媒体打交道,所以微信里好多记者朋友。这两天一打开手机,“记者节”话题...

  • 那些年那些事

    故事一 我同事屈老师有一次和我闲聊时,提到他上...

  • 那些年,那些事

    王春是我的初中同学。三十多年没见过面,今年春节,他突然回家打点事务,又匆匆赶回昆明的公司。 临行前...

  • 那些年,那些事

    那年,姑娘高中毕业,考的并不理想,只能去外省的二流大学读书,与自己期盼的重点大学差距很大,心里有些失落,但也无可奈...

  • 那些年,那些事

    每次回老家总是来去匆匆,门前的小河梦过多少回也无暇走近一睹它的芳容,今天总算圆了这梦,踩着轻快的步子来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 那些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nm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