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把“做成一件事”,定义为在某个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比如,煮一锅饭不叫做成一件事,靠煮饭被大家尊称为“米饭之神”的日本老人村嶋孟才算。
这里的“如果”,也就不再是一种假设,而是事实。
因为,生命远不如想象中的漫长!
对45岁的我来说仅剩11203天(按照人均75岁寿命计算),能做成的事情其实很少。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进而产生一定的影响,就更加不易。
所以,应该慎重的选择这件认定要“做成”的事。
因为我知道:为了做成这件事,你可能需要投入余生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
为了这件事,你要学会放弃跟它无关的其他东西。
什么事情值得我如此投入?
什么技能才是我最想要的呢?
近段时间,我不停地追问自己类似的问题。
越来越清晰的知道,我所追求的就是“时间自由”带来的对自己人生掌控感。
而掌握自己时间的前提是“财务自由”。
“投资技能”就是实现财务自由最重要的能力。
实现财务自由的秘密在哪里呢?(看清背后的机制)
一、穷人为钱而工作,富人让钱为他工作。
这是畅销书“穷爸爸富爸爸”的第一课,也是作者想告诉读者关于金钱最重要的观念:让钱替你工作!
从收入角度来看:
1.工作其实就是出售自己的时间换取生存所需的金钱。
在拥有足够的资产前,我必须通过努力的工作来获取生存下去的工资。我的时间多数被卖给了企业,并在这些时间里努力的为企业创造价值。
我为了钱而努力工作,我的时间被换成了工资。这是市场的等价交换,非常合理。
2.投资则是让你的钱努力工作,为你带来收入。
但当你拥有了一定的资产,你就可以让钱在你不参与的情况下为你工作,获得你生存所需的现金。
当你拥有的资产收益,能够完全覆盖你的支出以后,你才有可能将自己从工作解放出来。
这就是“财务自由”!
在此之前,你应该用努力的工作,认真的提高自己,积累更多的工资。并不断的买入为你工作的资产,直到投资收益可以覆盖你的生活支出。
二、资产的增长符合“复利效应”
工资收入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你对公司企业贡献价值的大小。同时受你的工作经验、受教育水平、工作年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工资通常会在入职时确定,除了企业给你升职加薪,一般工资的增长较难,即使增加也是“线性的”方式,所以上限明确。
毕竟个人可以出售的时间有限,不存在无限增加的可能。
投资收益最大的优势在于,随着投入资产的增加,投资收益可以获得持续的增长。
最诱人的地方在于,如果你持续将投资收益投入,这种增长将符合“复利增长曲线”。
三、资产可以有效放大你的努力。
你在投资技能上的学习和打磨,都会通过你的投资体现出来,并且会随着资本金的增长不断放大你的努力。
你认真学习打磨的投资纪律或建立的交易系统能获得年化10%的收益。投入10万资产,每年收益1万;投资100万,每年的收益10万。
运用在10万资产或100万资产,效果会截然不同。但你付出的努力却几乎相同,这就是资产量对你努力的放大效果。同样一套东西,资金将你的努力放大了10倍。(这里做了一种简单抽象,不同资金量级在管理上会有更多难度,但并不能否定资金量增加对你努力的放大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