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亲子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这部被高估的影片,却教会了你我正确地教育孩子

这部被高估的影片,却教会了你我正确地教育孩子

作者: Miss次生林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22:45 被阅读28次

文/次生林

《传奇的诞生》剧照

提到足球巨星,大部分人会脱口而出:贝克汉姆、梅西、C罗……

但在球迷心中,有一位超越众人、如神一般存在的球王——贝利。

球王贝利是谁?

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球员;

他是唯一一位三夺世界杯冠军的“世界杯之王”;

他是出场过1366场比赛,进1283球,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就连美国总统见到他都开玩笑道:

“我是罗纳德·里根,美国的总统,但你没有必要自我介绍,所有人都知道贝利是谁。”

近期,一倍备受争议的影片《传奇的诞生》引入国内,该片正是讲述了贝利从贫民窟一路逆袭,最终成长为球王的传奇故事。

贝利出生在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残疾的清洁工,母亲是佣人,一家五口人长年过着吃了这顿没下顿的日子。就连贝利唯一一条体面的裤子,还是父亲预支薪水买的。

论穷,贫民窟的生活不是你我能想到的。

正是贫穷的衬托,我在影片里看到了最好的教育方式。


★不苛责★

因为买不起鞋,贝利的球队被嘲笑为“光脚小分队”。

《传奇的诞生》剧照

为了买鞋,贝利等人偷抢了物流的花生米,被对方追赶至河边。贝利与受伤的好友尤里只好躲在树洞下。很不幸,树洞突然坍塌,尤里被活活掩埋。

回到家,贝利痛苦地向母亲哭诉道:“是我害死了尤里!”

母亲一直反对贝利踢球,况且还出了人命,母亲更应该抓住机会好好教育他一番,以此证明自己的阻止是英明的。

然而,她并没有。

她伸出双手将贝利抱在怀中,哽咽着安慰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儿子偷别人的东西,她不痛心吗?儿子让好友丢了性命,她不难过吗?看着儿子痛苦地忏悔,她不揪心吗?

作为一位深爱儿子的母亲,她当然会。

可她知道,失去朋友的贝利,内心比她更加煎熬。既然悲剧已经发生,责骂又能改变什么呢?

反观现在的父母们:

辅导作业时,为了一道错题对孩子声嘶力竭;

考试考砸时,不分青红皂白质问“怎么考成这样!”

看着邻居家孩子拿奖,不追究自身原因,反而责怪孩子“你怎么就不知道学学人家!”

题目不会做,孩子比你更苦恼;考砸了,孩子比你更难过。

你以为孩子不渴望优秀吗?

事实证明,责骂犯错的孩子,不但起不到警戒的作用,还会让孩子渐渐丧失悔恨感,对指责免疫。

通俗点讲,就是没了羞耻心。

一旦孩子没了羞耻心,就会变得没皮没脸,就会沦为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人。

不受道德底线约束的人,什么坏事干不出来?


★言传身教★

因为悔恨,贝利决定再也不碰足球,并在放学后随父亲去医院打扫厕所。

上班第一天,贝利差点端翻尿盆。

父亲看到后,默默站在贝利身后,双手扶着贝利的手,手把手教他如何端平,如何“安全”运到马桶。

天底下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给人打扫厕所,但既然已经扫了,那就学着如何扫好。

下班后,父子坐在芒果树下啃着干涩的面包。

父亲分享道:“我以前就是用芒果练球的:熟的练技巧,青的练射门。”

《传奇的诞生》剧照

说完他摘下一颗熟芒果,从顶球、运球、颠球到射门,父亲很享受地练了起来。

一开始贝利依旧抗拒,但最终,残疾的父亲对足球的热爱感染了他。

他拿起青涩的芒果,一脚射进远处的垃圾桶。

从放弃到拿起,整个过程没有苦口婆心的说教,没有居高临下的指导。

总有人疑问:为什么我家孩子不爱学习?

请扪心自问,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是个“爱读书”的榜样吗?

做医生的抱怨从医的苦,做老师的吐槽学生难管,没什么能让你满意的。你每天都在给孩子传递负面能量,却总在要求孩子积极向上。

你要求孩子揽瓷器活,前提你得是块金刚钻;望子成龙,提前你得是条龙。

言传身教,本质是意识的平等。

平等对待孩子,他才更能够像大人一样成长。

★不打击孩子的热情★

贝利加入俱乐部后,凭借原始球法——任加,成了赛场上的明星。崭露头角的他心疼母亲做饭环境差,送了母亲一台煤气灶。

父亲无奈地对母亲说:“他不知道家里通不了煤气吧?”

母亲使了个眼色:“别扫了孩子的兴,我们可以当桌子。

《传奇的诞生》剧照

看到这段时,我想起了我的妈妈。

高二那年,我获得市作文大赛第一名,得了200元奖励。放学后我兴冲冲地给妈妈买了件外套,还特地去礼品店包装一番。结果妈妈说她不缺外套,硬是拉着我去店里退了衣服。

“小孩子哪会挑衣服,瞎浪费钱。”

妈妈心疼钱,我能理解,但因为200块钱,浇灭了我所有的热情与动力。

我是个极度缺乏自信的人,总爱将事情往坏处想,这或多或少与我妈妈的教育方式有关。

第一次考了100分,妈妈说一次满分不算什么;

第一次学会煮饭,妈妈说水放少了,夹生;

去菜场买斤豆芽,妈妈说买错了,无根的豆芽不能吃;

就连阿姨夸我比同龄人懂事,妈妈永远只会说:哎呦,她调皮的时候你们还没看到嘞!

中国人习惯谦虚,面对夸奖总会连忙摆手说“哪有哪有”,可谦虚的背后,藏着多少渴望被表扬的目光。

当渴望得不到回应,当热情得不到回应,久而久之,孩子就什么都不敢尝试了。


★别过多施压★

世界杯准备阶段,贝利重击触地,膝盖受伤,与父亲当年的遭遇一模一样。

贝利的父亲曾是出色的职业球员,赛场重伤后落下残疾。没有治疗费,没有赔偿金,只能靠洗厕所艰难为生。

这,也是母亲反对贝利踢球的原因。

贝利躺在狭小的床上,一手捂着受伤的膝盖,一手拿着话筒。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再次站起来,只能告诉母亲“膝盖受了点伤”。

听到消息的母亲犹如遭受重击,她瘫倒在丈夫怀里,无法接受儿子赴了丈夫的后尘!

她无法接受!

电话这头,贝利紧握着话筒,绝望地沉默着。

许久,电话那头传来母亲颤抖而坚定的声音:

“(让你踢球)这个决定是我们一起做的,我们都相信这是正确的决定。不管发生什么,我和爸爸都永远爱你!”

一面是世界杯的压力,一面是教练的期望,本就自卑的贝利早已不堪重负。恰是一句“永远爱你”,释放了贝利内心最沉重的压力。

接下来的日子,贝利只做一件事:等待,等待,等待!

《传奇的诞生》剧照

幸运的是,贝利等来了云散天开。

1958年6月29日,这个17岁的矮小少年,用原始热血的脚步驰骋在世界杯的赛场上,为国家成功进了3球!

最终,巴西队以5:2的好成绩成为世界杯的冠军,一洗前耻!

也是自那以后,贝利带领巴西队三夺世界杯冠军,“贝利时代”开启!

好的教育,不是爸妈拼死拼活买学区房;

不是砸钱报各种培训班;

而是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少些责备,多点鼓励。

希望有一天,你们的孩子能昂着头,骄傲地对着他的孩子们说:

“孩子你知道吗?爸爸(妈妈)能这么优秀,都是爷爷奶奶的功劳!”

那一刻,值得每一位父母骄傲!


原创作品,希望各位喜欢,欢迎点赞留言,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部被高估的影片,却教会了你我正确地教育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xp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