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梁宁产品经理三十讲》讲到一次失败的用户调研例子:
我和同事曾经让一个原先做销售做得很优秀的女孩尝试做产品。
这个女孩长得漂亮,沟通能力强,擅于在公司抢资源。她自己申请转行做产品经理。
我们就让她试试。先让她拿着我们产品的交互稿,去跟几个抽样用户沟通,做她的第一次用户研究。
我在之前讲到过,用户就是普通人,他们不会像产品经理一样,有一个思考框架,知道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感受和体验。作为一个用户,他的表达是混沌的、完全没条理的。
在这个女孩的沟通现场,大家乱糟糟地发言,有人讲自己的观察,有人讲自己的感受,有人讲自己的评判,有人讲自己的需要,有人说自己的请求和愿望,有人则直接开始讲故事。
这个女生越听越觉得乱,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要不还是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产品的设计想法。”
于是她施展销售的说服功夫,把所有人都说服了。大家认为我们设计得很好,很有道理。于是用户沟通会友好地结束。
这是什么?这就是一次失败的用户调研。
梁宁老师的这个例子让我想起了张小龙在内部分享中的一句话:我和我下面的人(微信团队的人)说,不要做用户调研,用户表达出来的不一定是他真正想要的。
都说微信创造了用户需求,制造了连用户自己都不知道的使用场景,例如微信摇一摇和二维码。但真的如此吗?微信其实不是创造了需求,而是真正挖掘了当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潜意识。用户调研也不是不重要、不能做,用户反而尤其重要,是一切需求的始源。但是真正的用户调研应该是去看、去发现每一个鲜活现实的人,他每天都干什么,他有哪些喜悦、有哪些不满。
这个在用户调研里的方法叫现场观察法。小龙说:我要求大家不要调研、不要访谈,但是要观察,我和下面的产品经理其实经常泡在各种论坛里,去看去听,去揣摩用户的每一条动态。基于这些,深刻去洞察用户的潜意识,从而去发掘那些用户都没想到的功能。
如果要做一个拥有大用户量的产品经理, 你会看到的是“人欲即天理”,要尊重人欲。
所谓的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