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我在圈里分享了一个“假如你身边有个擅长指责的人,你只需要这么做…”的文章,其中作者讲了一个和她先生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本月初我与先生间发生的一件事,这件事我在鼓励小组中分享时,Ella就说:“姐,形成文字哈。”一晃过去一个月了。事件的发生是这样的……

(图文不搭哈,纯为吸引🤣)
这件事源于芒果的病。今年9月份,医生给芒果确诊为“过敏性哮喘”,在之后的几次咳喘发作时,血象结果表现出有过敏源,就是家中一定有“刺激物”,因为他的过敏源检测结果是对食物鱼、虾、蟹等没有过敏的,但是家里真是让我想不出有什么可以刺激到他的,我不喷香水、不买鲜花,唯一让我想到的就是二手烟了,因为爸爸吸烟(有了芒果以后都是在吸油烟机下,他认为已经尽力了)。但我知道先生很反感所以一直没有正式提出,只是旁敲侧击的说两句,得到的态度也是不服+白眼。但烟在我这里,是越来越排斥了,我也不喜欢闻到。
在11月中旬左右,芒果再一次发作,我已经可以从他的咳声中听出他是一般的感冒咳嗽还是过敏性哮喘了,这一次又是哮喘发作,不轻,貌似越来越严重啦。按常规又去中医学院服中药治疗。往次两三天主症状明显好转,可这次效果不明显,用了一周的时间好多了。好多了后的一天晚上将近十一点,芒果还没有睡,爸爸刚好出差回来,一进家门就闻声赶到屋里与芒果“示好”,“爸爸!”“儿子!”其实那一刻我闻到了烟味儿,但我心里想,“也没抱一起,不会怎么样,也不能不让爸爸喜欢孩子。”可是,从爸爸离开后没有十分钟,芒果开始咳嗽发作。这个状况更让我有足够的理由,把引发芒果过敏性哮喘的责任推给爸爸,是闻到二手甚至三手烟造成的。
芒果咳喘近半个小时时,我实在是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去找先生理论。因为那些天一直在复读《非暴力沟通》,还想着别白学了,要尝试好的沟通解决问题。
我强压着被气的喘的粗的气,用尽量温和的话说:“你听到了,芒果又喘了!”
“你什么意思,就是怪我呗!”(先生很敏感)
“我不是怪你,你回来是没抽,但嘴里有烟味我都闻到了。”
“你这不是就怪我吗?是我让他喘的?你怎么什么事都怪我?这不行那不行的,这个家我能不能回了!?”
“他今天白天几乎没咳,你看你刚刚回来他就咳了!这让我想到咱们家的过敏源就是烟,你可以抽,别在吸油烟机下根本吸不净有残留,可以到外面去抽。”
“外面?我要是混到那一步我宁可不抽!”(在先生的信念‘私人逻辑’里,如果吸烟得到家门外,等于在家中没有地位,他接受不了。)
“你怎么还这样想,当今社会,如果为了家人孩子而到外面吸烟,是受人尊敬和赞美的。”(这,当然是我的信念‘私人逻辑’。)
咣!(关门声)
我回到房间,这期间芒果一直喘咳,好像要上不来气时,我再一次冲到他房间说:“快点!带孩子去医院!”“不用!”“我怕他憋住了!”“不能!”“哼!你不去我自己带他去!”“现在出去这么冷的天更不行!”“反正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孩子,听天由命吧!”
咣!(这回是我关的)

虽然是这样的对话,我也平静了许多,想这大半夜的又那么冷,带出去恐怕真不行,另外伴着芒果的平复,随着他的入睡我也真的平静了下来。
我又想到刚刚与先生的对话,这不又是用过去的说话方式去沟通,结局是问题没有解决,反而陷在局里影响着两个人的关系。

第二天早上一醒来,我就到先生的房里(我知道他醒了),轻声的问:“你醒了吗?我想跟你说几句话。”
“嗯。”
“昨天晚上我想了一宿,我那样与你讲话,把责任推给你,你一定是很生气、很不舒服是吗?”
“对呀!我很生气!”(斜着身子狠狠的说)
“我猜你会很生气,很不服气,凭什么把这事儿全推给你?另外或许也有些自责,难道真是我影响的儿子吗?还不甘心。也会想这个家我还回不回了?这个限制那个限制,连烟都不能抽了回来有什么意思是吗?”
“嗯!”(生硬的)
“我也想到,这太为难你了,让二十多年的烟民戒烟得多痛苦?!你也太委屈了!”
(感觉先生好像柔软了很多)
“我们可不可以想一个好的办法,让你继续吸烟还不影响儿子的?”
“我在网上买戒烟器了!”(电子烟)

我听到这句话后眼泪一下子涌出来,这个不是在用什么非暴力沟通,而是由心而发的感动。这是在我们昨晚上的争吵后,我还没有说这些话之前,先生已经做出的决定。他虽然生气,但也在为儿子的健康做努力,此刻的我依然很感动。
“你能这样做,我真的很感动,也代表儿子谢谢你。”
“这不是我情愿的!是被逼无奈!”
“不管你情不情愿,能有这样的决定我都很感动,真的谢谢你!”
然后我因激动又说了不该说的话,“或许有一天,你会感谢芒果,因为少吸烟你会更健康。”
之后(因态度转变)我又说了几句,“你看,你总说我态度不好,这也影响我们的沟通,以后我会注意,也努力改好。”“哼!说吧!”(言外之意我好不了)“你说我态度不好,实际上你是一般不说,说了伤死人。好比说,我的话像小鞭儿(炮),你那一句话杀伤力就是雷管!”
“算了吧,你那还小鞭儿(炮),你句句都是雷管!”
听后的我大笑起来,哈哈哈,行,我雷管就雷管!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的,几乎一句不差的复盘。那天的我是多么的喜悦和幸福,因为我收获了非暴力沟通和爱带给我的礼物!

也正如我分享的那篇文章里说:
爱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例如:理解、陪伴、肯定、欣赏、关心、赞美、支持…
那么索取爱的表现形式有:抱怨、讽刺、辩解、指责、讨好、批评、控诉等等。
无论你或你身边的人在做什么说什么,看起来多么的过分多么不不可理喻,归其根本,这里面的动机,不是在给予爱,就是在索取爱。
对方在向你索取爱,并且你不愿意给。
你在向对方索取爱,但对方不愿意给。
最后想说,一切问题都大不过爱。如果学会用非暴力沟通、学会用爱去解决问题,相信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感动和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