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6
“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在个人那里,可能就是一座山。而我们偏偏处在一个尘土飞扬的时代之中。”——方方
新冠病毒疫情已经持续了一个月,除了一线工作人员,大多数人被隔离在家中。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很多的信息都依赖于网络上的官方发布和自媒体的文章。
新冠病毒疫情来的太突然,病毒本身也非常狡猾,导致我们的国家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考验国家的应变能力,考验国家的调度能力,考验国家的凝聚力,考验民众的同心力,也考验着人性……
能思考、会思考是人与动物唯一的不同,思考代表我们不仅可以感性的表达的自己的情绪,也可以理性的分析事物的真实性和逻辑性。
在疫情期间,看到了很多世间百态,有最美的逆行者、有勇敢的志愿者、有嚣张的闯关者、有故意隐瞒病情的……
前段时间群里讨论了一个话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讨论的结果是大多数人都觉得人性是本善的,但我的感觉人性是流动的、变化的,大善之人也有心中的小邪恶,大恶之人也有心中的小慈悲。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在某个特定的场景、情境、环境,内心的恶会被无限放大,恶魔也许会战胜天使。为什么在全国人民都为阻断传染源宅在家,出门必须带口罩的情况下,任然有极个别人无视要求,态度恶劣甚至是嚣张,难道他们不怕自己会被传染上病毒,又或者觉得自己就算被传染了也是无所谓的?
看了太多的官方和自媒体文章,总感觉像蒙着一层纱,朦朦胧胧,欲语还休,直到有一天看到了武汉前作协主席方方的《武汉封城日记》,在作者的笔下,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武汉现状,武汉人民的现状,但第二天再想看看的时候,发现文章已经被删除了。
我们做不到成为最美的逆行者,但是在家自我隔离也是不给国家添乱出了一份力。在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中,我们恐惧、我们感动、我们愤怒、我们麻木……我们需要知道更多,更全面、更真实的信息,而不是在手机屏幕面前瑟瑟发抖,出门战战兢兢。
为什么写的文章会不断的被删除,就因为写的太真实了吗?就因为暴露了不想被大众所了解的人性多样性吗?还是因为害怕触及某些敏感区?
在这个号称言论自由的时代,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这也是人性的一方面吗?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疫情过程中,我们有很多值得歌颂的闪光点,当然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和瑕疵,需要赞美优点,也需要去改正缺点。
身处漩涡的中心,确实有很多顾忌不到的地方,让能说,会说的人来提个醒不行吗?多一个渠道,多一个途径来了解自己,正视存在的问题,也算是人性的提高。
其实,我们都是自身经历的囚徒,走的地方,做的事,遇到的人,都是我们不曾想到的,过的当下的每一个岁月都是过去现在我们认为最苦逼的,并且都是我们不曾未知的,有时候觉得这是一场与我们无关的人生,活着这回事,本来就如此单纯,不必深究,则痛在其中。——张新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