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质帝少而聪慧,尝因朝会,目梁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随后使人进毒饼,质帝死于非命。--第一感慨是质帝果少年藏不住心事,但随后想,自己也有点被世俗荼毒了,从看别人行事都会权衡利弊,自己应该不少时刻也是所谓成人思维,权衡过不少利弊吧?畏畏缩缩,已不再少年了。勉之。当然事情总得三思而后行,但少年那种热情,一往无前不畏天不畏地精神,很多时候需要保留的。
2 群臣朝会,大将军冀带剑入省。尚书蜀郡张陵呵斥令出,敕虎贲羽林夺剑。--汉版赵高吧,权利的试探吧。
3 梁冀的奢侈不法:大兴宅邸不说,多拓林苑,周遍近县,起兔苑于河南城西,经亘数十里,移檄所在调发生兔,刻其毛以为识,人有犯者,罪至死刑。尝有西域贾胡不知禁忌,误杀一兔,转相告言,坐死者十余人。--有时奢靡之风是否也代表着一个国家治乱?现象是越是末期的帝国,越是相竟豪奢,也越体现社会不公。而奢靡如何治?原因?
4 崔寔政论:治乱因为1)承平日久,俗渐敝而不悟,政浸衰而不改2)上位者昏庸,不用贤臣。王纲纵驰于上,智士郁伊于下3)治宽。所以他主张的政论也是因时制宜,开的处方便是严之以治。--司马光已辩驳不过矫一时之枉。因为衰世权幸之臣有罪不坐,豪猾之民犯法不诛,看到这种现象罢了。而对于1,2还是觉得有道理的。1)任何一个制度久了,漏洞便越来越多,佞臣小人能钻的空子也多,所以随着时日过去,改革通变是必须的。2)其实便是内耗吧,资源没有有效利用,反而用于满足个人私欲。另就是之前看过说革命,都是因为当前在位者墨守成规庸庸碌碌,而有识者不愿再屈于人下,是必然的趋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