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四十五

作者: zbcao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23:41 被阅读8次

1 质帝少而聪慧,尝因朝会,目梁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随后使人进毒饼,质帝死于非命。--第一感慨是质帝果少年藏不住心事,但随后想,自己也有点被世俗荼毒了,从看别人行事都会权衡利弊,自己应该不少时刻也是所谓成人思维,权衡过不少利弊吧?畏畏缩缩,已不再少年了。勉之。当然事情总得三思而后行,但少年那种热情,一往无前不畏天不畏地精神,很多时候需要保留的。

2 群臣朝会,大将军冀带剑入省。尚书蜀郡张陵呵斥令出,敕虎贲羽林夺剑。--汉版赵高吧,权利的试探吧。

3 梁冀的奢侈不法:大兴宅邸不说,多拓林苑,周遍近县,起兔苑于河南城西,经亘数十里,移檄所在调发生兔,刻其毛以为识,人有犯者,罪至死刑。尝有西域贾胡不知禁忌,误杀一兔,转相告言,坐死者十余人。--有时奢靡之风是否也代表着一个国家治乱?现象是越是末期的帝国,越是相竟豪奢,也越体现社会不公。而奢靡如何治?原因?

4 崔寔政论:治乱因为1)承平日久,俗渐敝而不悟,政浸衰而不改2)上位者昏庸,不用贤臣。王纲纵驰于上,智士郁伊于下3)治宽。所以他主张的政论也是因时制宜,开的处方便是严之以治。--司马光已辩驳不过矫一时之枉。因为衰世权幸之臣有罪不坐,豪猾之民犯法不诛,看到这种现象罢了。而对于1,2还是觉得有道理的。1)任何一个制度久了,漏洞便越来越多,佞臣小人能钻的空子也多,所以随着时日过去,改革通变是必须的。2)其实便是内耗吧,资源没有有效利用,反而用于满足个人私欲。另就是之前看过说革命,都是因为当前在位者墨守成规庸庸碌碌,而有识者不愿再屈于人下,是必然的趋势。

相关文章

  • 汉纪四十五

    1 质帝少而聪慧,尝因朝会,目梁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随后使人进毒饼,质帝死于非命。--第一感慨是...

  • 汉纪 汉初纪

    公元前206年,刘邦称汉高帝,国号汉,推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汉之北郡,围北,至冬尤寒,故其地灵物善用冰雪霜寒。围...

  • 《资治通鉴》185:一个人选择一种哲学,因为他本身就是那样的人

    学习内容:卷第五十三,汉纪四十五(公元146年—156年,共11年) 主要历史事件: 全国举荐明经人士入太学,游学...

  • 《资治通鉴》158: 郑众:坚持原则行事,我心光明

    学习内容:卷第四十五,汉纪三十七,(公元61年—公元75年,共15年) 主要历史事件: 梁松被控怨恨朝廷,下狱死 ...

  • 资治通鉴君子录79:崔寔

    汉纪四十五 十一月,辛巳,京师地震。诏百官举独行之士。涿郡举崔寔,诣公车,称病,不对策;退而论世事,名曰《政论》。...

  • 资治通鉴君子录78:张陵

    汉纪四十五 孝质皇帝元嘉元年(辛卯,公元一五一年)春,正月朔,群臣朝贺,大将军冀带剑入省。尚书蜀郡张陵呵叱令出,敕...

  • 华杉版资治通鉴【419】坚持原则,不要说“没办法”。2019-0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五 汉纪三十七 显宗孝明皇帝下 永平四年(公元61年) 1、 皇帝出宫,视察洛阳城市建设情况,想要...

  • 资治通鉴君子录77:朱穆

    汉纪四十五 侍御史硃穆自以冀故吏,奏记谏曰:“明将军地有申伯之尊,位为群公之首,一日行善,天下归仁;终朝为恶,四海...

  • 汉纪十八

    1 疏广宣帝时为太傅,很有名誉。有一天他对侄子少傅疏受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官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辞...

  • 汉纪二十

    1 萧望之是麒麟阁功臣,也是宣帝留给元帝社稷之臣,因为人正直,和内侍外戚不和。有一次佞臣设计诬告,元帝可其奏,可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纪四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rllqtx.html